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美学论文--美学理论论文

从边缘到主流的可爱美学

中文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“可爱”在日语与汉语中的异同第15-17页
第一章 “可爱美学”的发展及现状第17-31页
    第一节 日本美学延长线上的“可爱美学”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作为日本传统美学边缘范畴的“可爱美学”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成为日本当代主流美学范畴的“可爱美学”第19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席卷世界的“可爱”之风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以儿童为受众群体的“可爱”产品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征服成年群体的“可爱”文化第24-25页
    第三节 “可爱美学”在中国的发展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可爱美学”在动漫文化产业中的发展应用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次生态“萌文化”对中国大众日常生活的渗透第28-31页
第二章 从日本诞生传播的“可爱美学”第31-55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可爱美学”在日本诞生的历史原因第31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日本“以小为美”的审美传统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风土对“以小为美”审美传统的促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以小为美”背后的日本特有社会文化第38-40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可爱美学”迅速传播的时代原因第40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时代性——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推动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普适性——大众对“可爱”的需求心理第48-55页
第三章 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的“可爱美学”第55-66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可爱美学”表层结构中的可爱之处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大众审美中对“小”的偏好——“可爱”与“美”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大众对特殊性的同情——“可爱”与“丑”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可爱”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第59-62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可爱美学”的深层意识中的当代生态标准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普世的理想追求——善良与美好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与当代价值标准的吻合——反战之思与和谐生态观第63-66页
第四章 广泛接受与迅速传播的社会文化环境第66-73页
    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中的受众接受心理契合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日常审美精致化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后现代心灵漩涡第67-69页
    第二节 图像时代与文化产业化的推动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图像时代为“可爱美学”扩张提供传播条件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文化产业化为“可爱美学”的扩张提供经济动因第70-73页
第五章 “可爱美学”的美学价值与社会局限第73-79页
    第一节 东方美学话语的尝试第73-75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可爱美学”的社会局限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幼稚力”带来的文化矮小化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可爱美学”导致的社会整体封闭性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加速社会“女性化”倾向第77-79页
结语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3页
致谢第83-8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85-86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镁合金薄片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
下一篇: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户外游憩动机研究--以格里菲斯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