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引言 | 第8-10页 |
| 上篇 文献研究 | 第10-20页 |
| 1 废用性骨质疏松病因及防治 | 第10-11页 |
| ·长期卧床、制动、失重是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发生的三大病因 | 第10-11页 |
| ·现在对废用性骨质疏松广泛应用的防治措施可分为体育锻炼、改变体液分布和药物防护类方法 | 第11页 |
| 2 微重力目前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| ·模型建立 | 第11-12页 |
| ·分子生物学机制 | 第12-13页 |
| ·形态计量学 | 第13页 |
| 3 中医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| ·肾虚是本病的根本 | 第14页 |
| ·脾虚是本病的重要病机 | 第14页 |
| ·肝血不足、气滞血瘀是本病的促进因素 | 第14页 |
| 4 相关的控制预防药物研究 | 第14-18页 |
| ·西药 | 第14-16页 |
| ·中药 | 第16-18页 |
| 6 通络生骨胶囊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| ·活血化淤 | 第18-19页 |
| ·补肾成骨 | 第19页 |
| 7 研究与开发的临床意义 | 第19-20页 |
| 中篇 实验研究 | 第20-24页 |
| 1 实验材料 | 第20页 |
| ·药物 | 第20页 |
| ·动物 | 第20页 |
| ·试剂 | 第20页 |
| ·仪器 | 第20页 |
| 2 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动物模型制作 | 第20-21页 |
| ·血清取材及测定 | 第21页 |
| ·骨取材及测定 | 第21页 |
| 3 结果 | 第21-23页 |
| ·血清碱性磷酸酶,酸性磷酸酶及钙离子测定 | 第21页 |
| ·骨形态学观察 | 第21-23页 |
| 4 讨论 | 第23-24页 |
| 下篇 临床研究 | 第24-31页 |
| 1 临床资料 | 第24-26页 |
| ·病例来源 | 第24页 |
| ·诊断标准 | 第24-25页 |
| ·纳入及排除标准 | 第25-26页 |
| ·临床疗效标准 | 第26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6页 |
| ·统计方法 | 第26页 |
| 2 临床资料及结果 | 第26-28页 |
| ·骨髓水肿患者治疗前疼痛分级比较 | 第26-27页 |
| ·保髋术后患者X片灰度比较 | 第27-28页 |
| 3 讨论 | 第28-30页 |
| ·骨髓水肿患者治疗前疼痛程度的的相关性 | 第28页 |
| ·保髋术后患者X片灰度变化的相关性 | 第28-29页 |
| ·通络生骨胶囊治疗效果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4 存在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| 第30-31页 |
| 结论 | 第31-3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2-37页 |
| 附录一 | 第37-38页 |
| 附录二 | 第38-39页 |
| 附录三 | 第39-40页 |
| 附录四 | 第40-41页 |
| 附录五 | 第41-42页 |
| 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