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

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办学模式研究

论文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导言第14-43页
    1.1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在全世界的发展第14-19页
    1.2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发展引发的争论第19-25页
    1.3 选题必要性与文献综述第25-34页
    1.4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34-36页
    1.5 核心概念界定、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核心概念界定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思路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方法第41-43页
第2章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办学模式分析的理论框架第43-62页
    2.1 组织理论发展概述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新古典经济视野内对组织的解释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交易成本理论对组织的解释第44-46页
    2.2 交易成本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第46-48页
    2.3 教育中的交易成本和教育组织第48-54页
    2.4 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易成本和高等教育组织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高等教育组织的职能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高等教育产品生产过程分析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高等教育产品交易过程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60-62页
第3章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产生和发展第62-87页
    3.1 典型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简介第62-71页
    3.2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产生分析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的创办主体分析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创办目的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与私立非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创办主体和创办目的比较第74-75页
    3.3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发展模式分析第75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发展速度分析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发展策略分析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与私立非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发展模式比较。第85-86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86-87页
第4章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职能分析第87-99页
    4.1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使命界定特点分析第87-91页
    4.2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专业设置特点分析第91-95页
    4.3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使命界定和专业设置的理论解析第95-97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97-99页
第5章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教学产品生产过程分析第99-129页
    5.1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产权制度安排对组织效率的影响第100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产权制度特点分析第101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产权制度的对组织效率影响的理论解析第104-107页
    5.2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教学产品生产过程对组织效率的影响第107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组织结构对组织效率的影响第107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教师管理制度对组织效率的影响第115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学生学习管理制度对组织效率的影响第123-127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127-129页
第6章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教学产品交易过程分析第129-147页
    6.1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与学生交易的特点分析第129-139页
    6.2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与高等教育认证机构交易的特点分析第139-142页
    6.3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教学产品交易过程的理论解析第142-146页
    6.4 小结第146-147页
第7章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办学模式整体评价第147-158页
    7.1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办学模式整体分析第147-150页
    7.2 国内外学者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观点的评析第150-15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国外学者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观点的评析第150-15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国内学者对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观点评析第152-155页
    7.3 营利性高等教育组织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分析第155-158页
结语:研究结论、政策建议、学术创新和不足第158-169页
参考文献第169-193页
附表1第193-194页
附表2第194-197页
附表3第197-199页
附表4第199-202页
附表5第202-204页
附表6第204-207页
附表7第207-209页
附表8第209-211页
附表9第211-214页
致谢第214-215页

论文共21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多孔合金与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
下一篇:新型季铵盐沥青乳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