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(一)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| 2.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(二)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| 1、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| 2、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| (三)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1.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| 2.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第一章 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| 第16-21页 |
| (一)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6-19页 |
| 1、电子政务的内涵 | 第16页 |
| 2、政府管理创新 | 第16-17页 |
| 3、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 | 第17-19页 |
| (二)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| 1.现代信息化理论 | 第19页 |
| 2.政府再造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3.科学发展观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电子政务发展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| 第21-25页 |
| (一)电子政务推进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现状 | 第21-22页 |
| (二)电子政务推进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容 | 第22-23页 |
| 1.管理理念 | 第22页 |
| 2.管理职能 | 第22-23页 |
| 3.管理组织结构 | 第23页 |
| 4.管理决策 | 第23页 |
| (三)电子政务推进地方政府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| 第23-25页 |
| 1.建设标准不统一 | 第23-24页 |
| 2.缺乏服务改革创新 | 第24页 |
| 3.安全管理有隐患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章 德州市电子政务发展与政府管理创新 | 第25-35页 |
| (一)德州市政府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| 第25-28页 |
| 1.制定统一规划、建立管制机制 | 第25页 |
| 2.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| 第25-27页 |
| 3.电子政务业务应用增多、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| 第27-28页 |
| 4.安全防护进一步加强 | 第28页 |
| (二)德州市电子政务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具体实践 | 第28-33页 |
| 1.政府工作流程精简优化 | 第28-29页 |
| 2.实现政府功能向多元化发展 | 第29-31页 |
| 3.实现“服务型”政府治理模式 | 第31-33页 |
| (三)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1.领导缺乏管理方式创新 | 第33页 |
| 2.公共服务水平较低、应用能力还需提升 | 第33-34页 |
| 3.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迟缓 | 第34页 |
| 4.专业人才缺乏、公务员信息素养还需提高 | 第34-35页 |
| 第四章 山东省内其他地市电子政务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经验及启示 | 第35-41页 |
| (一)济南、青岛、枣庄市电子政务推进政府管理的经验 | 第35-39页 |
| 1.济南市 | 第35-37页 |
| 2.青岛市 | 第37-38页 |
| 3.枣庄市 | 第38-39页 |
| (二)对德州市的启示 | 第39-41页 |
| 1.加强领导创新治理引领作用 | 第39页 |
| 2.推行实施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 | 第39页 |
| 3.促进资源整合实现政府管理转型 | 第39-41页 |
| 第五章 电子政务发展进一步促进德州市政府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| 第41-47页 |
| (一)贯彻科学系统的发展过程 | 第41页 |
| 1.科学的阶段性目标规划与实施 | 第41页 |
| 2.建立“互联网+政务”信息化系统 | 第41页 |
| (二)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管理体制 | 第41-42页 |
| 1.建立集中高效的管理体制 | 第41-42页 |
| 2.管理体制转型的重点 | 第42页 |
| (三)加强门户网站服务功能、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 | 第42-44页 |
| 1.加大政府网上服务的推进力度 | 第42-43页 |
| 2.提高政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| 第43-44页 |
| (四)加强政府有效监管能力、改进考核评估机制 | 第44-45页 |
| 1.改进绩效评估考核 | 第44页 |
| 2.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| 第44-45页 |
| (五)加强公务人员电子政务培训、信息技术普及工作 | 第45-47页 |
| 1.注重公务人员电子政务培训 | 第45页 |
| 2.提升公务人员信息素养 | 第45页 |
| 3.加大公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 | 第45-47页 |
| 结论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