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药用作物论文--喜阴药物论文

丹参漆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

缩略词表第9-10页
中文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3页
引言第14-16页
第一章 外源漆酶催化酚酸B生成反应的研究第16-22页
    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试剂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仪器设备第17页
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含量测定的相关设置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实验步骤第19页
    3 实验结果第19-20页
    4 小结和讨论第20-22页
第二章 丹参漆酶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2-29页
    1 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第22页
    2 分析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3 实验结果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丹参漆酶蛋白(SmLACs)与其它植物漆酶之间的相似度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 SmLACs的特征分析和结构预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 SmLACs蛋白的特征分析和结构预测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4 SmLACs蛋白相似性分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5 SmLACs蛋白的系统进化分析和保守基序鉴定第25-27页
    4 小结和讨论第27-29页
第三章 丹参漆酶的表达模式研究及功能基因筛选第29-39页
    1 不同漆酶基因的组织特异性研究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2 不同漆酶基因的MeJA诱导后表达模式研究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MeJA诱导丹参发根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 qRT-PCR检测Smlacs表达量第32-34页
    3 实验结果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RNA提取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 29条Smlacs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转录水平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 5条Smlacs在根、茎、叶表达量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 5条Smlacs在发根中被MeJA诱导后表达量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4 小结和讨论第37-39页
第四章 Smlac7、 Smlac20和Smlac28基因的克隆与真核表达第39-54页
    1 Smlac7、Smlac20和Smlac28 ORF的克隆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1实验材料及设备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方法第41-44页
    2 SmLAC7、SmLAC20和SmLAC28的真核表达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相关试剂配制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44-48页
    3 SmLAC7、SmLAC20和SmLAC28蛋白的培养和纯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目的蛋白的扩大培养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浓缩蛋白和测定蛋白浓度第48-49页
    4 实验结果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 Smlac7、Smlac20和Smlac28基因的克隆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 Smlac7、Smlac20和Smlac28以及pPIC9K空载体的双酶切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 Smlacs-pPIC9K载体构建菌检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 含有重组质粒的GS115宿主细胞的筛选第52页
    5 小结和讨论第52-54页
第五章 Smlac7、Smlac20和Smlac28的体内功能分析第54-68页
    1 实验材料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植物材料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菌株和质粒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试剂和药品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主要仪器设备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培养基与抗生素的配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1.6 农杆菌C58C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55页
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丹参发根的遗传转化和培养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DNA提取和PCR鉴定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发根的液培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发根中代谢途径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2.6 发根横切面显微切片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2.7 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8 目的漆酶的含量测定第60页
    3 实验结果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1 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丹参发根的除菌培养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 转基因发根的PCR检测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 发根表型和显微结构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5 转基因发根目的基因表达量和化合物含量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4 小结和讨论第65-68页
第六章 Smlac7和Smlac20代谢工程研究第68-76页
    1 实验材料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植物材料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菌株与质粒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试剂与药品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主要仪器设备第68页
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丹参发根RNA的提取及检测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引物设计及目的片段的克隆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2.3 酶切与转化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2.4 丹参发根的培养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2.5 丹参发根的阳性筛选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2.6 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2.7 转基因发根的含量测定第71页
    3 实验结果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1 Smlacs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PCR检测转基因发根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 发根表型和显微结构研究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4 转基因发根目的基因表达量和化合物含量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4 小结与讨论第74-76页
第七章 研究总结第76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1页
附录A 29条SmLACs生物信息学相关数据第81-86页
附录B qRT-PCR分析目的基因表达水平原始数据第86-90页
附录C 载体图谱第90-93页
文献综述第93-10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9-100页
致谢第100-101页
个人简历第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分体式空调室内机流动与噪声数值研究
下一篇:转录因子KLF9在卵巢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