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·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页 |
·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概述 | 第17-25页 |
·政府采购的含义与特点 | 第17-18页 |
·政府采购的含义 | 第17页 |
·政府采购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| 第18-21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含义 | 第18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构成要素 | 第18-21页 |
·构建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必要性 | 第21-23页 |
·保护供应商合法权益的内在需要 | 第21-22页 |
·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的需要 | 第22页 |
·促进政府采购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| 第22页 |
·融入国际政府采购市场的需要 | 第22-23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4页 |
·公平正义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权利制约权力理论 | 第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我国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基本情况 | 第25-30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25-26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萌芽阶段 | 第25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初步形成阶段 | 第25-26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立法规定 | 第26-29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行政救济方式 | 第27-29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民事救济方式 | 第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我国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0-40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法律规定不一致 | 第30-32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立法笼统 | 第32-33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救济范围狭窄 | 第33-34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行政救济程序设置不合理 | 第34-36页 |
·受理供应商救济的非司法机构独立性不高 | 第36-37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准司法审查权限狭窄 | 第37-38页 |
·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暂停措施失效 | 第38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对策建议 | 第40-49页 |
·WTO、美国、日本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可资借鉴的经验 | 第40-43页 |
·注重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立法 | 第40-41页 |
·规定宽泛的政府采购救济范围 | 第41-42页 |
·救济机构独立性高 | 第42页 |
·允许供应商自由地选择救济途径 | 第42-43页 |
·制定有效的暂停措施 | 第43页 |
·完善我国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对策建议 | 第43-48页 |
·以公开、公平、公正为指导原则 | 第43-44页 |
·构建完备的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法律体系 | 第44-45页 |
·建立明确的政府采购民事救济方式 | 第45页 |
·拓展政府采购救济范围 | 第45-46页 |
·重新规范质疑、投诉、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关系 | 第46-47页 |
·设立独立的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机构 | 第47页 |
·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暂停制度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