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基础科学论文--电子计算机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

BIM设计模式在华蓝公司中的应用探索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3页
    1.1 BIM设计模式的相关概念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BIM设计模式简释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与参数化设计的关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主要BIM设计软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主要设计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1.2 本课题研究背景第20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与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 1.5 论文框架第22-23页
第二章 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第23-37页
    2.1 政策背景和发展应用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发达国家BIM技术政策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中国国内BIM技术政策第25-27页
    2.2 BIM技术在国内设计企业的发展第27-30页
    2.3 BIM技术的应用价值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BIM技术对设计企业的价值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1 前期策划阶段——进行山地等复杂场地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2 前期策划阶段——可视化节能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3 方案设计阶段——进行方案可视化比选、优化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4 方案设计阶段——进行异型建筑的参数化设计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5 深化设计阶段——进行项目“能见度”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6 深化设计阶段——通过BIM技术校验图纸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BIM对施工方的应用价值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1 施工深化设计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2 施工过程管理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BIM对建设方的应用价值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1 对政府的应用价值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2 对业主的应用价值第35-3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三章 传统与BIM设计模式各阶段的对比第37-51页
    3.1 传统设计模式概述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软硬件和团队配置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各阶段设计流程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1 方案阶段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2 施工图阶段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传统设计模式的利弊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本节小结第42页
    3.2 BIM设计模式概述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软硬件和团队配置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BIM设计协同模式简述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工作集模式概述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链接模式概述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本节小结第46页
    3.3 传统与BIM设计模式的对比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设计流程和各专业间对接方式比较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可提交的设计成果比较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本节小结第5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四章 BIM设计模式在华蓝公司的应用和现存问题第51-76页
    4.1 已完成BIM应用项目调研分析第51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项目类型统计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项目特征统计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典型项目案例分析总结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1 广西福利彩票备份中心地名档案馆及公共信息服务综合用房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2 南宁市绿城水务调度检测中心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3 润嘉商业广场 1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4 南宁市三中国际学校食堂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5 百色迎龙行政办公区办公楼第57-59页
    4.2 设计人员与相关投入的统计分析第59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设计人个人资质概况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当前技术培训和鼓励政策成效分析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本节与 4.1 节合并小结第66页
    4.3 BIM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66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BIM设计标准与出图问题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1 传统模式设计标准概述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2 BIM模式设计标准概述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3 BIM出图中的问题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质控( QC)系统中提资记录的问题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校审环节的问题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本节小结第7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五章 对现存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建议第76-110页
    5.1 推行BIM设计模式带来的增值效应与成本分析第76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增值效应分析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效益和成本关系分析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隐性成本 —推行BIM设计模式中来自设计师的阻力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本节小结第88页
    5.2 BIM设计模式适用的项目类型思考第88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推行BIM设计模式的经济性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对项目采取“侧重点”BIM设计模式的可行性论证第89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本节小结第93页
    5.3 BIM设计培训模式方向建议第93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过往培训收效不足的总结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引入专业公司进行培训的比较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建议试行的培训方式第96-98页
    5.4 BIM设计模式下团队建设的优化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本节小结第100页
    5.5 BIM设计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探讨第100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建立BIM出图等设计标准的原则第100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为BIM设计模式优化质控和提资记录体系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校审方式为BIM设计模式进行的改革第106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本节小结第109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09-110页
第六章 结论第110-11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10-112页
    6.2 更广泛的BIM设计运用领域展望第112-114页
参考文献第114-11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6-117页
致谢第117-118页
附件第118页

论文共11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国内配电网电压跌落源定位技术研究
下一篇:播期和密度对登海618高产机理影响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