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CONTENTS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4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7页 |
·国内外对于半焦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4-16页 |
·多组分气体吸附的研究进展 | 第16-27页 |
·吸附原理 | 第16-17页 |
·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等温方程 | 第17-19页 |
·多组分气体吸附预测模型 | 第19-27页 |
·Extended-Langmuir方程(E-L方程) | 第19-21页 |
·Ideal Adsorbed Solution Theory(IAST模型) | 第21-22页 |
·Dubinin-Radushkevich模型(D-R模型) | 第22-25页 |
·三种模型的特征比较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实验及分析方法 | 第27-33页 |
·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流程 | 第28页 |
·实验器材和操作 | 第28-31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条件和操作 | 第30-31页 |
·活性半焦吸附剂的制备 | 第31页 |
·吸附分析与计算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单组分有机气体吸附的实验研究 | 第33-40页 |
·原料半焦上纯组分有机气体的吸附平衡实验 | 第33-35页 |
·活性半焦上纯组分有机气体的吸附平衡实验 | 第35-36页 |
·活性炭上纯组分有机气体的吸附平衡实验 | 第36-38页 |
·纯组分在不同吸附剂上吸附性能的比较 | 第38-40页 |
第五章 多组分吸附预测模型对活性半焦的适用性研究 | 第40-68页 |
·双组分在活性焦上的吸附穿透曲线 | 第40-45页 |
·三组分在活性焦上的吸附穿透曲线 | 第45-51页 |
·多组分吸附预测模的适用性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预测模型 | 第51-52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52-66页 |
·双组分吸附预测 | 第52-59页 |
·三组分吸附预测 | 第59-66页 |
·三种模型对多组分有机气体吸附平衡的预测结果分析 | 第66-68页 |
结论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4页 |
硕士学位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