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引言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4.2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5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1.5.1 创新点 | 第14页 |
1.5.2 不足之处 | 第14-15页 |
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| 第15-19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2.1.1 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其特点 | 第15页 |
2.1.2 生鲜农产品定义及其特点 | 第15-16页 |
2.2 相关理论 | 第16-19页 |
2.2.1 交易成本理论 | 第16页 |
2.2.2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 | 第16-17页 |
2.2.3 价值链 | 第17-18页 |
2.2.4 虚拟价值链 | 第18-19页 |
3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与障碍性因素分析 | 第19-27页 |
3.1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阶段 | 第19页 |
3.2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主体 | 第19-20页 |
3.2.1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当事人 | 第20页 |
3.2.2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服务提供者 | 第20页 |
3.2.3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标的物 | 第20页 |
3.3 生鲜农产品生产现状 | 第20-22页 |
3.3.1 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| 第21页 |
3.3.2 生产环境对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3.3.3 案例分析 | 第22页 |
3.4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生鲜农产品加工环节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2-24页 |
3.4.1 加工环境对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4.2 加工工艺对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分析 | 第23页 |
3.4.3 案例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5 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环节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5.1 销售模式缺少多样性,主要以C2C为主 | 第24页 |
3.5.2 农村地区的网络设施不完善 | 第24页 |
3.5.3 生鲜农产品的质量不稳定 | 第24页 |
3.5.4 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| 第24-25页 |
3.6 冷链物流配送环节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6.1 仓储环节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5页 |
3.6.2 冷链物流环节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5页 |
3.6.3 生鲜农产品配送环节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6.4 案例分析 | 第26-27页 |
4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改进对策 | 第27-35页 |
4.1 扩大生鲜农产品供应渠道 | 第27-28页 |
4.1.1 家庭农场规模化、集约化、商品化生产 | 第27页 |
4.1.2 农业合作社向工业化靠拢 | 第27-28页 |
4.1.3 企业自建农场多样化经营 | 第28页 |
4.2 丰富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式 | 第28-30页 |
4.2.1 B2B模式,分摊物流成本 | 第28-29页 |
4.2.2 B2C模式,减少中间环节 | 第29页 |
4.2.3 C2C模式,本地化经营 | 第29页 |
4.2.4 O2O模式,线上销售,实体体验 | 第29-30页 |
4.2.5 B2T模式,获取价格优势 | 第30页 |
4.3 整合营销策略 | 第30-32页 |
4.3.1 稳定客户关系,建立长期合作 | 第30-31页 |
4.3.2 体现产品特色,差异化经营 | 第31页 |
4.3.3 多种定价策略,满足市场需求 | 第31-32页 |
4.3.4 精准传播,获得消费者认可 | 第32页 |
4.3.5 多渠道分销,扩大市场规模 | 第32页 |
4.4 增加冷链物流模式选择 | 第32-33页 |
4.4.1 自营冷链物流,有效管理 | 第32-33页 |
4.4.2 第三方物流,提供专业化服务 | 第33页 |
4.5 配送方式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4.5.1 科学选址,符合企业长久发展 | 第33页 |
4.5.2 多种配送方式科学选择,降低配送成本 | 第33-35页 |
5 结论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