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民居地基土简易判定与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试验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引言 | 第11-12页 |
1.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.1 选题背景 | 第12-14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4 本文工作 | 第18-20页 |
2 传统民居地基土简易判定方法研究 | 第20-32页 |
2.1 传统民居地基土判定特点 | 第20页 |
2.2 传统民居地基土土类简易判定 | 第20-22页 |
2.2.1 搓条法 | 第21页 |
2.2.2 刀切法 | 第21页 |
2.2.3 锤击法 | 第21页 |
2.2.4 手捻法 | 第21-22页 |
2.2.5 干土块浸水法 | 第22页 |
2.3 人力落锤探铲法 | 第22-31页 |
2.3.1 技术特征 | 第22-23页 |
2.3.2 人力落锤探铲研制 | 第23-25页 |
2.3.3 人力落锤探铲现场试验 | 第25-29页 |
2.3.4 人力落锤探铲简易判定方法 | 第29-3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3 传统民居地基注浆加固技术试验研究 | 第32-65页 |
3.1 注浆法概述 | 第32-34页 |
3.1.1 注浆法的分类与特点 | 第32-33页 |
3.1.2 适用于传统民居地基加固的注浆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2 试验场地 | 第34-39页 |
3.2.1 工程概况 | 第34-38页 |
3.2.2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| 第38-39页 |
3.3 注浆加固方案设计 | 第39-41页 |
3.3.1 方案设计原则 | 第39-40页 |
3.3.2 注浆材料及配合比 | 第40页 |
3.3.3 注浆参数的选定 | 第40-41页 |
3.4 注浆加固现场试验 | 第41-53页 |
3.4.1 注浆施工准备 | 第41-44页 |
3.4.2 注浆孔位封口技术试验研究 | 第44-46页 |
3.4.3 试验房屋分组注浆试验设计 | 第46-49页 |
3.4.4 沉降监测与分析 | 第49-53页 |
3.4.5 前期注浆试验结论 | 第53页 |
3.5 注浆加固示范工程 | 第53-63页 |
3.5.1 示范房屋注浆孔位现场布置 | 第53-55页 |
3.5.2 注浆孔位封口技术改进 | 第55-59页 |
3.5.3 示范房屋墙体沉降监测 | 第59页 |
3.5.4 注浆浆液填充率分析 | 第59-63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4 传统民居基础静压桩加固技术试验研究 | 第65-79页 |
4.1 静压桩法概述 | 第65页 |
4.1.1 静压桩法特点 | 第65页 |
4.1.2 静压桩法适用范围 | 第65页 |
4.2 静压桩方案设计 | 第65-69页 |
4.2.1 示范房屋静压桩布置 | 第65-66页 |
4.2.2 静压桩方案设计 | 第66-69页 |
4.3 静压桩施工材料及机具设备 | 第69-70页 |
4.3.1 施工主要材料 | 第69页 |
4.3.2 施工主要机具设备 | 第69-70页 |
4.4 静压桩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| 第70-72页 |
4.4.1 施工工艺流程 | 第70页 |
4.4.2 静压桩制作 | 第70-71页 |
4.4.3 静压桩施工 | 第71-72页 |
4.5 加固效果分析 | 第72-78页 |
4.5.1 沉降监测成果分析 | 第72页 |
4.5.2 静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 | 第72-73页 |
4.5.3 桩帽抗冲切验算 | 第73-75页 |
4.5.4 压桩力与深度关系分析 | 第75-76页 |
4.5.5 终压力与单桩承载力关系分析 | 第76-77页 |
4.5.6 示范房屋加固效果 | 第77-78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5.1 结论 | 第79-80页 |
5.2 展望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