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数学教学语言问题及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9页 |
1.2.1 有利于课堂教学 | 第9页 |
1.2.2 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| 第9页 |
1.3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中学数学教学语言概述 | 第13-20页 |
2.1 中学数学教学语言的概念界定 | 第13页 |
2.2 中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2.3 数学教学语言与数学语言 | 第14页 |
2.4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特点 | 第14-20页 |
2.4.1 科学性 | 第14-15页 |
2.4.2 量力性 | 第15页 |
2.4.3 生动性与形象性 | 第15-16页 |
2.4.4 简洁性 | 第16-17页 |
2.4.5 启发性 | 第17-18页 |
2.4.6 教育性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中学数学教学语言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| 第20-37页 |
3.1 调查目的 | 第20页 |
3.2 调查对象 | 第20页 |
3.3 调查问卷的编制 | 第20-21页 |
3.4 数据收集与处理 | 第21页 |
3.4.1 数据收集 | 第21页 |
3.4.2 数据处理 | 第21页 |
3.5 调查结果与结论 | 第21-37页 |
3.5.1 学生问卷结果与结论 | 第21-27页 |
3.5.2 教师问卷结果与结论 | 第27-37页 |
第4章 中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培养策略和途径 | 第37-44页 |
4.1 培养策略 | 第37-38页 |
4.1.1 从师范生培养的源头抓起 | 第37页 |
4.1.2 从思想和观念上着手 | 第37-38页 |
4.1.3 行动落实在学习上 | 第38页 |
4.2 培养途径 | 第38-44页 |
4.2.1 精读教材,善用教辅 | 第38-39页 |
4.2.2 注重数学文化传承 | 第39-40页 |
4.2.3 巧用修辞 | 第40-41页 |
4.2.4 模仿中创造 | 第41-42页 |
4.2.5 注重无声语言的课堂渗透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附录A | 第48-49页 |
附录B | 第49-51页 |
附录C | 第51-52页 |
附录D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