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序言 | 第10-12页 |
一、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概述 | 第12-16页 |
(一)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的概念 | 第12-15页 |
1.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的含义 | 第12页 |
2.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的特征 | 第12-13页 |
3. 股东退股与他相关概念的比较 | 第13-15页 |
(二)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的相关理论 | 第15-16页 |
1. 公司契约理论 | 第15页 |
2. 资产信用理论 | 第15-16页 |
3. 利益衡平理论 | 第16页 |
二、国外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的立法及启示 | 第16-20页 |
(一) 国外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的立法状况 | 第16-19页 |
1. 美国的股东退股的立法状况 | 第16-17页 |
2. 德国的股东退股的立法状况 | 第17-18页 |
3. 日本的股东退股的立法状况 | 第18-19页 |
(二) 对比国外股东退股立法得出的启示 | 第19-20页 |
1. 扩大股东退股权实行条件 | 第19页 |
2. 确立完善的股权收买制度,同时予以大致相似的限制 | 第19页 |
3. 建立完善的股价评估程序 | 第19-20页 |
三、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0-22页 |
(一) 我国股东退股的立法现状 | 第20页 |
(二) 我国股东退股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2页 |
1. 前提性适用条件不明确 | 第20-21页 |
2. 股东退股的诉讼程序保障不完善 | 第21页 |
3. 相关救济程序仍存在缺失 | 第21-22页 |
四、完善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机制的法律对策 | 第22-26页 |
(一) 完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的前提性条件 | 第22-24页 |
1. 扩大股东行使退股权的前提条件 | 第22-23页 |
2. 明确退股股东资格 | 第23页 |
3. 细化法律规定的重大事由 | 第23-24页 |
(二)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的程序性保障 | 第24-26页 |
1. 增加告知义务的规定 | 第24-25页 |
2. 股价确定的路径 | 第25-26页 |
(三)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的救济性保障 | 第26页 |
1. 完善公司对退股后股份的处置 | 第26页 |
2. 注重公示与监督相结合 | 第26页 |
结语 | 第26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0页 |
致谢 | 第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