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件相关电位在评价脑梗死认知功能改变中的应用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英文缩略表 | 第12-13页 |
引言 | 第13-15页 |
第1章 临床研究 | 第15-45页 |
1.1 对象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1.1 研究对象 | 第15页 |
1.1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2 结果 | 第17-35页 |
1.2.1 正常人面孔识别电位特征结果 | 第17-22页 |
1.2.2 面孔识别各电位组间比较结果 | 第22-35页 |
1.3 讨论 | 第35-40页 |
1.4 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第2章 综述 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进展 | 第45-53页 |
2.1 面孔识别系列成分概念 | 第45-46页 |
2.2 面孔识别系列电位的诱发 | 第46页 |
2.2.1 电极的安放位置 | 第46页 |
2.2.2 刺激模式 | 第46页 |
2.3 主要记录和研究的参数 | 第46页 |
2.4 事件相关电位的应用 | 第46-49页 |
2.4.1 ERP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| 第46-47页 |
2.4.2 ERP在痴呆中的应用 | 第47-48页 |
2.4.3 ERP在抑郁症中的应用 | 第48-49页 |
2.5 总结 | 第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附录A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(MMSE)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7-5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8-59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