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污泥电脱水过程中重金属强化分离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 1.1 污泥的产生及主要性质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污泥的产生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污泥的分类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污泥的特性第11页
    1.2 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概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污泥处理处置原则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常见污泥处理处置流程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污泥处理处置途径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污泥常用脱水方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污泥中水分存在形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污泥机械脱水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污泥电脱水技术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污泥中重金属去除方法简介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化学浸提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微生物沥滤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植物修复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电动学技术第19-20页
    1.5 重金属形态研究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重金属形态分析的概念及意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1.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意义第22-24页
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4-31页
    2.1 试验装置第24-25页
    2.2 试验材料及仪器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所用污泥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试验仪器第25-26页
    2.3 试验测试及分析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污泥基本理化性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污泥中重金属总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污泥中重金属形态第28-29页
    2.4 试验方案第29-31页
第三章 电脱水过程中的电流变化及污泥脱水效果分析第31-39页
    3.1 电流变化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未酸化连续通电下的电流变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酸化后连续供电下的电流变化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酸化后间断供电下的电流变化第34-36页
    3.2 脱水效果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未酸化连续供电下的脱水率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酸化后连续供电及酸化后间断供电下脱水率第37-38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 电脱水过程中的重金属去除效果及形态变化第39-54页
    4.1 重金属去除效果分析第39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原始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未酸化连续供电下重金属去除效果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酸化后连续供电下重金属去除效果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酸化后间断供电下重金属去除效果第43-47页
    4.2 重金属形态变化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原始污泥重金属形态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未酸化连续供电后重金属形态变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酸化后连续供电和酸化后间断供电条件下重金属形态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五章 重金属质量衡算和能耗计算第54-60页
    5.1 重金属质量衡算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选取操作条件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重金属来源及去向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5.2 脱水能耗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0-62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 6.2 建议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8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8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生物膜反应器同步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和铬盐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QSAR-PBPK模型的再生水用于冲厕时THMs对于儿童的混合健康风险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