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创新点摘要第6-9页
绪论第9-13页
第一章 思想道德教育与孔子仁爱思想的内涵概述第13-18页
    1.1 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孔子仁爱思想的内涵解读第14-15页
    1.3 孔子仁爱思想的主要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为仁由己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由己及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见利思义第16页
    1.4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运用仁爱思想的必要性第16-18页
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原因第18-26页
    2.1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就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重视学思结合与榜样示范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坚持学以致用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引入孔子仁爱思想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淡薄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大学生的个人主义突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大学生缺乏仁爱行为第21页
    2.3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高校仁爱教育有待加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社会环境的仁爱程度不高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家庭仁爱情感未得到有效发挥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大学生仁爱意识存在欠缺第24-26页
第三章 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第26-32页
    3.1 孔子仁爱思想对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有利于理想的澄清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有利于信念的践行第27页
    3.2 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“三观”教育的重要性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有利于“丰富”世界观的内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有利于坚定“仁爱”的人生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有利于陶冶“利他”的价值观第28-29页
    3.3 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“三德”教育的重要性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对培养家庭美德教育的重要性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对培养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对培养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性第31-32页
第四章 孔子仁爱思想给予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第32-37页
    4.1 要重视培育大学生的仁爱意识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培养大学生的爱人意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第34页
    4.2 要重视陶冶大学生的仁爱情感第34-35页
    4.3 要重视落实大学生的仁爱行为第35-37页
结论第37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1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41-42页
致谢第42-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中药分析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新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肝肾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