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疏铝合金表面制备及其性能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铝合金的摩擦学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 仿生表面在摩擦学领域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3 水润滑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4 双疏表面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8-20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.5.2 研究意义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 | 第20-26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20-21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20页 |
2.1.2 实验试剂 | 第20-21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.1 表面微结构的构建 | 第21页 |
2.2.2 纳米二氧化硅涂层的制备 | 第21-22页 |
2.3 测试设备与测试方法 | 第22-26页 |
2.3.1 表面硬度及形貌测量 | 第22-23页 |
2.3.2 接触角和滚动角测量 | 第23页 |
2.3.3 摩擦磨损性能测量 | 第23-24页 |
2.3.4 耐久性评价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双疏铝合金表面润湿性研究 | 第26-37页 |
3.1 引言 | 第26页 |
3.2 激光加工试样的表面形貌 | 第26-28页 |
3.3 涂覆纳米二氧化硅试样的表面形貌 | 第28-29页 |
3.4 SiO_2浓度对光滑试样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5 微结构形貌和参数对润湿性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3.6 水/油润湿性比较 | 第34-36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表面润湿性对水/油润滑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| 第37-45页 |
4.1 引言 | 第37页 |
4.2 表面摩擦系数 | 第37-41页 |
4.3 磨痕形貌 | 第41-44页 |
4.4 结论 | 第44-45页 |
第5章 双疏铝合金表面的耐久性 | 第45-54页 |
5.1 引言 | 第45-46页 |
5.2 摩擦前后表面的变化 | 第46-50页 |
5.3 耐海水腐蚀性能 | 第50-53页 |
5.4 结论 | 第53-5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6.1 结论 | 第54-55页 |
6.2 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