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1 碳纳米管吸附的研究进展和选题依据 | 第9-30页 |
1.1 碳纳米管和掺氮碳纳米管 | 第9-16页 |
1.1.1 CNTs的结构、缺陷和掺杂 | 第9-13页 |
1.1.2 N-CNTs的制备及应用 | 第13-16页 |
1.2 碳纳米管的环境行为、毒理效应及生态风险 | 第16-20页 |
1.2.1 CNTs的环境行为 | 第17-18页 |
1.2.2 CNTs的毒理效应 | 第18-19页 |
1.2.3 CNTs的生态风险 | 第19-20页 |
1.3 碳纳米管吸附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8页 |
1.3.1 CNTs吸附的实验研究进展 | 第21-26页 |
1.3.2 CNTs吸附的计算模拟研究进展 | 第26-28页 |
1.4 选题依据、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28-30页 |
2 模型与计算方法 | 第30-34页 |
2.1 计算模型 | 第30-32页 |
2.1.1 N-SWNTs模型 | 第30-31页 |
2.1.2 化合物模型 | 第31-32页 |
2.2 计算方法 | 第32-34页 |
2.2.1 计算方法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2.2.2 形成能和吸附能的计算方法 | 第33-34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48页 |
3.1 掺杂形态/掺杂浓度对掺氮碳纳米管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3.2 水中芳香类有机污染物与掺氮碳纳米管的吸附作用 | 第36-48页 |
3.2.1 取代苯与不同N-SWNTs的吸附作用 | 第36-42页 |
3.2.2 水中芳香类有机污染物在A-3N-pyrid上的吸附 | 第42-48页 |
结论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