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蚕桑论文--其他蚕类论文--柞蚕(中国柞蚕)论文

密码子优化后的柞蚕溶菌酶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及活性测定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言第10-11页
1 文献综述第11-23页
    1.1 溶菌酶概述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溶菌酶的分类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溶菌酶的结构及作用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溶菌酶的应用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溶菌酶的生产状况及前景第16-17页
    1.2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毕赤酵母的生物学特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优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和宿主的选择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影响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因素第20-22页
    1.3 本实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-23页
2 柞蚕溶菌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3-31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3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与器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要试剂与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实验仪器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主要溶液及配制方法第24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柞蚕溶菌酶基因密码子的优化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柞蚕溶菌酶基因及表达载体的双酶切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双酶切产物的回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柞蚕溶菌酶基因与pPIC9K载体连接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连接产物的转化与双酶切鉴定第27-28页
    2.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密码子优化后的柞蚕溶菌酶基因序列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pPIC9K-ApLZ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双酶切鉴定第29-3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3 柞蚕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条件优化第31-4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1页
    3.2 实验试剂与器材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试剂与材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要实验仪器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主要溶液及配制方法第32-34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pPIC9K-ApLZ质粒的线性化与纯化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毕赤酵母感受态的制备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pPIC9K-ApLZ质粒的电击转化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阳性高拷贝转化子的筛选及PCR鉴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柞蚕溶菌酶在发酵罐中的诱导表达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柞蚕溶菌酶在发酵罐中表达条件的优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柞蚕溶菌酶的SDS-PAGE电泳第38-39页
    3.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阳性高拷贝转化子的筛选及PCR鉴定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诱导时间对柞蚕溶菌酶酶活的影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诱导温度对柞蚕溶菌酶酶活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诱导培养基pH对柞蚕溶菌酶酶活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甲醇浓度对柞蚕溶菌酶酶活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柞蚕溶菌酶的SDS-PAGE电泳鉴定第43-4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4 柞蚕溶菌酶的分离纯化与活性测定第45-5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5页
    4.2 实验试剂与器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要试剂与材料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要实验仪器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主要溶液及配制方法第46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硫酸铵盐析沉淀与透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镍柱亲和层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真空冷冻干燥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柞蚕溶菌酶N-糖基化鉴定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BCA法柞蚕溶菌酶浓度的测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柞蚕溶菌酶酶活的测定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柞蚕溶菌酶抗菌谱的测定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柞蚕溶菌酶酶学性质测定第50页
    4.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镍柱亲和层析纯化柞蚕溶菌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柞蚕溶菌酶N-糖基化鉴定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柞蚕溶菌酶酶活的测定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柞蚕溶菌酶抗菌谱的测定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柞蚕溶菌酶最适酶活反应温度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柞蚕溶菌酶最时酶活反应pH第55-5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结论与展望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附录A 优化前后柞蚕溶菌酶基因序列比较及氨基酸序列第62-63页
附录B 毕赤酵母密码子使用频率表第63-6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4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考虑热水力耦合作用的地埋管热力学特性研究
下一篇: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热交换桩承载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