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4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4-22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4-16页 |
| ·Internet复杂网络系统 | 第14页 |
| ·复杂网络系统抗毁性需求分析 | 第14-15页 |
| ·复杂网络抗毁性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重点 | 第15-16页 |
| ·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16-18页 |
| ·本文的结构和安排 | 第18-19页 |
| ·本章参考文献 | 第19-22页 |
| 第2章 HOT理论概述 | 第22-43页 |
| ·幂率分布特性 | 第22-29页 |
| ·幂率分布现象 | 第22-23页 |
| ·复杂网络的幂率特性 | 第23-27页 |
| ·幂率分布形成机制 | 第27-29页 |
| ·HOT理论基本原理 | 第29-32页 |
| ·基本原理概述 | 第29页 |
| ·数学分析过程 | 第29-32页 |
| ·HOT理论的应用 | 第32-38页 |
| ·PLR问题优化 | 第32-36页 |
| ·HOT理论网络建模优化 | 第36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页 |
| ·本章参考文献 | 第38-43页 |
| 第3章 基于HOT理论的网络抗毁性动态演化模型 | 第43-68页 |
| ·相关工作介绍 | 第44-48页 |
| ·网络抗毁性定义 | 第44-45页 |
| ·网络抗毁性的研究内容 | 第45-47页 |
| ·网络抗毁性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| 第47-48页 |
| ·基于HOT论的网络抗毁性优化建模 | 第48-56页 |
| ·网络抗毁性模型研究 | 第48-49页 |
| ·复杂系统的鲁棒及脆弱性 | 第49-52页 |
| ·使用HOT论进行抗毁性优化的思想 | 第52-53页 |
| ·模型的建立过程 | 第53-56页 |
| ·模型理论分析 | 第56-59页 |
| ·数学模型建立过程 | 第56-57页 |
| ·模型数学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·模型仿真分析 | 第59-63页 |
| ·仿真模型参数分析 | 第59-61页 |
| ·仿真模型性能分析 | 第61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·本章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| 第4章 基于AHP算法的网络级联失效优化模型 | 第68-97页 |
| ·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研究 | 第69-76页 |
| ·网络级联故障 | 第69-70页 |
| ·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研究现状 | 第70-76页 |
| ·AHP层次分析法 | 第76-78页 |
| ·AHP层次分析法研究背景 | 第76-77页 |
| ·AHP层次分析法基本理论 | 第77-78页 |
| ·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节点重要性算法 | 第78-79页 |
| ·节点重要性参数设计 | 第78-79页 |
| ·AHP层次分析法节点重要性计算过程 | 第79页 |
| ·基于AHP算法的网络级联失效模型 | 第79-81页 |
| ·模型概述 | 第79-80页 |
| ·模型建立方法 | 第80-81页 |
| ·模型仿真分析 | 第81-91页 |
| ·模型的性能分析 | 第81-87页 |
| ·节点重要性因素在所占比例变化的情况下模型的性能分析 | 第87-9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| ·本章参考文献 | 第92-97页 |
| 第5章 基于节点重要性熵的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 | 第97-113页 |
| ·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| 第97-102页 |
| ·网络结构熵 | 第102-105页 |
| ·网络结构熵的概念 | 第102-103页 |
| ·网络结构熵研究现状 | 第103-105页 |
| ·基于节点介数的网络结构熵的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 | 第105-107页 |
| ·节点介数定义 | 第105-106页 |
| ·基于节点重要性熵的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 | 第106-107页 |
| ·仿真分析 | 第107-111页 |
| ·小规模网络下算法性能 | 第107-110页 |
| ·大规模网络下算法性能 | 第110-11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1页 |
| ·本章参考文献 | 第111-113页 |
| 第6章 结束语 | 第113-116页 |
| 缩略词 | 第116-117页 |
| 致谢 | 第117-118页 |
| 个人简历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| 第118-119页 |
| 附录: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