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4页 |
第一节 引言 | 第11-19页 |
一、赛博格(Cyborg) | 第13-17页 |
二、后人类主义(posthumanism)与后人类身体(posthuman body) | 第17-19页 |
三、电影造型 | 第19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19-24页 |
第二章 从“表意机器”到“表现机器” 形构后人类主义机械-身体 | 第24-40页 |
第一节 古典大宇宙观:光的数学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追寻身体现代观念的起源:身体/机械 | 第25-28页 |
第三节 后身体造型逻辑:肉身与外物的混杂 | 第28-32页 |
第四节 人机关系的造型变迁 | 第32-40页 |
一、1930s-1960s人与机械的极端对立 | 第33-36页 |
二、1970s-2000s人和机械的试探性融合(视觉形象正邪交织,是非暖昧) | 第36-37页 |
三、2000s-今“成为人类的未来形貌” | 第37-40页 |
第三章 可见的赛博格:脸,肢体和性别 | 第40-56页 |
第一节 类人角色的化妆及服装 | 第41-43页 |
第二节 光 | 第43-46页 |
第三节 色彩 | 第46-49页 |
第四节 布景 | 第49-54页 |
第五节 烟雾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义肢的“雅努斯面孔”:即身与离身 | 第56-63页 |
第一节 即身,从人的自然身体开始 | 第56-58页 |
第二节 离身:“非人”的普利丝 | 第58-63页 |
第五章 赛博格修辞:“怪物”和现代性 | 第63-69页 |
第一节 义肢叙事与影像表述 | 第63-65页 |
第二节 反身性:一面人本主义魔镜 | 第65-66页 |
第三节 “诡魅”与后现代志异 | 第66-69页 |
第六章 结语 义肢幻想的工具理性批评 | 第69-77页 |
第一节 “器官投影说”与人的功能化 | 第69-72页 |
第二节 工具理性的反噬 | 第72-74页 |
第三节 “超人种主义”,赛博格造型的秘密转型 | 第74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79页 |
后记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