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主要符号对照表 | 第8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21页 |
1.1 核苷类化合物的介绍 | 第9-11页 |
1.2 重要核苷类化合物的制备 | 第11-13页 |
1.3 核苷磷酸化酶 | 第13-15页 |
1.4 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 | 第15-20页 |
1.5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0页 |
1.6 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胸苷磷酸化酶的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 | 第21-39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1-24页 |
2.1.1 菌株和质粒 | 第21页 |
2.1.2 实验试剂 | 第21-22页 |
2.1.3 设备和仪器 | 第22页 |
2.1.4 培养基 | 第22-2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4-28页 |
2.2.1 实验流程 | 第24-25页 |
2.2.2 PCR扩增目的基因 | 第25页 |
2.2.3 构建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| 第25-26页 |
2.2.4 毕赤酵母GS115细胞感受态的制备及重组质粒的转化 | 第26-27页 |
2.2.5 Western blot验证目的蛋白的表达 | 第27页 |
2.2.6 免疫荧光染色实验 | 第27-28页 |
2.2.7 酵母转化子的催化活性检测 | 第28页 |
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8页 |
2.3.1 胸苷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 | 第28-30页 |
2.3.2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KFS-LA的构建 | 第30-31页 |
2.3.3 高拷贝酵母转化子的筛选 | 第31-33页 |
2.3.4 目的蛋白在GS115细胞表面展示情况的检测 | 第33-36页 |
2.3.5 目的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| 第36-37页 |
2.3.6 毕赤酵母转化子的催化活性检测 | 第37-3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3章 胸苷磷酸化酶的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 | 第39-51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39-40页 |
3.1.1 菌株和质粒 | 第39页 |
3.1.2 实验试剂 | 第39页 |
3.1.3 设备和仪器 | 第39页 |
3.1.4 培养基 | 第39-40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40-43页 |
3.2.1 实验流程 | 第40-41页 |
3.2.2 PCR扩增目的基因 | 第41页 |
3.2.3 构建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| 第41-42页 |
3.2.4 EBY100酵母细胞感受态的制备及重组质粒的转化 | 第42-43页 |
3.2.5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| 第43页 |
3.2.6 免疫荧光染色实验 | 第43页 |
3.2.7 酵母转化子的催化活性检测 | 第43页 |
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0页 |
3.3.1 胸苷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 | 第43-44页 |
3.3.2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YD1-deoA的构建 | 第44-45页 |
3.3.3 酿酒酵母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| 第45-46页 |
3.3.4 酿酒酵母细胞的诱导培养 | 第46页 |
3.3.5 目的蛋白在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情况的检测 | 第46-47页 |
3.3.6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| 第47-48页 |
3.3.7 酿酒酵母转化子的催化活性检测 | 第48-5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4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51-55页 |
4.1 结论 | 第51-52页 |
4.2 其它研究工作 | 第52-53页 |
4.3 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2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