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9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氮氧化物的危害及控制技术 | 第13-16页 |
1.2.1 氮氧化物的危害 | 第13页 |
1.2.2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 | 第13-14页 |
1.2.3 NH_3-SCR技术 | 第14-16页 |
1.3 Mn基低温脱硝催化剂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1.3.1 纯锰氧化物脱硝催化剂 | 第16-18页 |
1.3.2 以TiO_2为载体的Mn基脱硝催化剂 | 第18-19页 |
1.3.3 以碳质材料为载体的Mn基低温脱硝催化剂 | 第19-20页 |
1.3.4 其它载体的Mn基脱硝催化剂 | 第20-21页 |
1.4 滤袋除尘器及其所用滤料概述 | 第21-25页 |
1.4.1 滤袋除尘器 | 第21页 |
1.4.2 滤料的过滤机理 | 第21-23页 |
1.4.3 聚苯硫醚滤料 | 第23-24页 |
1.4.4 覆膜滤料 | 第24-25页 |
1.5 同时除尘和脱硝技术的研究状况 | 第25-26页 |
1.5.1 多孔陶瓷泡沫催化过滤器 | 第25-26页 |
1.5.2 戈尔催化覆膜滤料 | 第26页 |
1.5.3 催化剂直接负载的脱硝功能复合滤料 | 第26页 |
1.6 本课题的提出、目的及意义 | 第26-27页 |
1.7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实验原料、仪器及表征方法 | 第29-37页 |
2.1 实验原料与主要仪器 | 第29-30页 |
2.1.1 实验原料 | 第29-30页 |
2.1.2 主要仪器 | 第30页 |
2.2 聚苯硫醚滤料的制备及参数 | 第30-32页 |
2.3 覆膜滤料的制备 | 第32页 |
2.4 表征方法 | 第32-37页 |
2.4.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 | 第32页 |
2.4.2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 | 第32-33页 |
2.4.3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 | 第33页 |
2.4.4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33页 |
2.4.5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 | 第33页 |
2.4.6 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(EDS) | 第33-34页 |
2.4.7 热重分析(TGA) | 第34页 |
2.4.8 比表面积测试(BET) | 第34页 |
2.4.9 拉伸强度测试 | 第34页 |
2.4.10 脱硝活性测试及其实验装置 | 第34-35页 |
2.4.11 结合强度测试 | 第35-36页 |
2.4.12 透气性能测试 | 第36页 |
2.4.13 程序升温还原(TPR)测试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低温高效MnO_x/CNTs脱硝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| 第37-54页 |
3.1 引言 | 第37-38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8-39页 |
3.2.1 碳纳米管的酸化 | 第38页 |
3.2.2 高温煅烧法制备三种MnO_x/CNTs脱硝催化剂 | 第38页 |
3.2.3 低温液相法制备MnO_2/CNTs脱硝催化剂 | 第38-39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9-52页 |
3.3.1 碳纳米管酸化前后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| 第39-42页 |
3.3.2 三种MnO_x/CNTs脱硝催化剂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| 第42-46页 |
3.3.3 MnO_2/CNTs脱硝催化剂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| 第46-5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四章 聚苯硫醚滤料负载MnO_2/CNTs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| 第54-69页 |
4.1 引言 | 第54-55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5-56页 |
4.2.1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55页 |
4.2.2 表面活性剂分散法制备脱硝功能复合滤料 | 第55页 |
4.2.3 涂覆法制备脱硝功能复合滤料 | 第55页 |
4.2.4 抽滤法制备脱硝功能复合滤料 | 第55-56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6-67页 |
4.3.1 表面活性剂分散法制备脱硝功能复合滤料的性能与表征 | 第56-59页 |
4.3.2 涂覆法制备脱硝功能复合滤料的性能与表征 | 第59-63页 |
4.3.3 抽滤法制备脱硝功能复合滤料的性能与表征 | 第63-66页 |
4.3.4 提高复合滤料脱硝性能的途径分析 | 第66-6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五章 聚苯硫醚滤料的多巴胺改性及其原位生成MnO_2催化剂的研究 | 第69-87页 |
5.1 引言 | 第69-70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70-71页 |
5.2.1 多巴胺改性PPS滤料的制备 | 第70页 |
5.2.2 多巴胺改性PPS滤料原位生成MnO_2催化剂的制备 | 第70-71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1-85页 |
5.3.1 两种改性PPS滤料的结构和性能对比 | 第71-76页 |
5.3.2 反应条件对PPS-PDA滤料结构的影响 | 第76-78页 |
5.3.3 MnO_2/PPS-PDA复合滤料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| 第78-8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第六章 原位聚合法制备二氧化锰/聚吡咯@聚苯硫醚复合滤料 | 第87-102页 |
6.1 引言 | 第87-88页 |
6.2 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88-89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89-100页 |
6.3.1 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| 第89-91页 |
6.3.2 透射电镜分析 | 第91-92页 |
6.3.3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92页 |
6.3.4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92-93页 |
6.3.5 热重分析 | 第93-94页 |
6.3.6 拉伸强度分析 | 第94页 |
6.3.7 脱硝活性测试 | 第94-95页 |
6.3.8 结合强度测试 | 第95页 |
6.3.9 透气性能测试 | 第95-96页 |
6.3.10 催化稳定性能测试 | 第96-97页 |
6.3.11 高锰酸钾浓度对复合滤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| 第97-98页 |
6.3.12 硫酸浓度对复合滤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| 第98-100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00-102页 |
第七章 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包裹的脱硝功能复合滤料 | 第102-115页 |
7.1 引言 | 第102-103页 |
7.2 实验部分 | 第103-104页 |
7.2.1 无定形MnO_2催化剂的制备 | 第103页 |
7.2.2 TiO_2包裹的脱硝功能复合滤料 | 第103-104页 |
7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04-114页 |
7.3.1 催化剂负载量对MnO_2/PPS脱硝率的影响 | 第104页 |
7.3.2 扫描电镜分析 | 第104-107页 |
7.3.3 不同操作条件对复合滤料包裹效果的影响 | 第107-108页 |
7.3.4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108-109页 |
7.3.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| 第109-110页 |
7.3.6 热重分析 | 第110页 |
7.3.7 脱硝活性测试 | 第110-111页 |
7.3.8 NH_3的暂态响应实验 | 第111-112页 |
7.3.9 结合强度测试 | 第112-113页 |
7.3.10 透气性能测试 | 第113页 |
7.3.11 催化稳定性能测试 | 第113-114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114-115页 |
结论 | 第115-118页 |
不足之处及展望 | 第118-1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9-131页 |
致谢 | 第131-13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32-133页 |
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133-135页 |
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| 第1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