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前言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篇:文献综述 | 第10-17页 |
| 第一章:大豆中抗原蛋白的种类和理化性质 | 第10-12页 |
| 1.1 大豆抗原蛋白的种类 | 第10页 |
| 1.2 大豆抗原蛋白的理化性质 | 第10-12页 |
| 第二章:抗原表位的定义、功能意义以及研究方法 | 第12-15页 |
| 2.1 抗原表位的定义及功能意义 | 第12页 |
| 2.2 生物信息学法预测 | 第12页 |
| 2.3 质谱法 | 第12-13页 |
| 2.4 肽扫描技术 | 第13页 |
| 2.5 氨基酸定点突变技术 | 第13-14页 |
| 2.6 噬菌体展示肽技术 | 第14页 |
| 2.7 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分析 | 第14-15页 |
| 第三章:大豆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| 3.1 大豆球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| 第15页 |
| 3.2 β-conglycine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| 第15页 |
| 3.3 其他大豆抗原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| 第二篇 研究内容 | 第17-41页 |
| 第一章:大鼠、仔猪、犊牛过敏血清中Ig G的纯化 | 第18-27页 |
| 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1.2 结果 | 第20-25页 |
| 1.3 讨论 | 第25-26页 |
| 1.4 结论 | 第26-27页 |
| 第二章:亲和免疫质谱法获得大豆β-Conglycinin抗原表位 | 第27-41页 |
| 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2.2 免疫共沉淀 | 第28-29页 |
| 2.3 质谱检测 | 第29-30页 |
| 2.4 结果 | 第30-38页 |
| 2.5 讨论 | 第38-40页 |
| 2.6 结论 | 第40-41页 |
| 结论 | 第41-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7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47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