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湖泊、水库论文

藻源型湖泛过程水体光学特性及水色变化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“湖泛”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水体光学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藻源型“湖泛”水体光学特性变化及敏感因子筛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藻源型“湖泛”形成过程中CDOM变化对水色的影响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藻源型“湖泛”水体水色的指示性因子判定第16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第16-18页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8-25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自然环境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会环境第18-19页
    2.2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室内培养实验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野外观测试验第20页
    2.3 参数测定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水体中物质组分测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吸收系数及散射系数测量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水体光谱测量第22-23页
    2.4 水色推演第23-25页
第三章 “湖泛”形成过程中的吸收特性研究第25-32页
    3.1 水体固有光学量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浮游植物色素吸收系数(aph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非色素颗粒物吸收系数(α_d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CDOM吸收系数(α_g)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水体总吸收系数(α_t)第28-29页
    3.2 水体表观光学量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湖泛水样的表观光学量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梯度模拟中的表观光学量第30-31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四章 藻源型“湖泛”发生过程CDOM变化对水色的影响第32-38页
    4.1 水体DO的变化第32-33页
    4.2 湖泛发生过程中水体中叶绿素α含量变化第33页
    4.3 CDOM吸收系数(α_g)变化第33-34页
    4.4 水色变化第34-35页
    4.5 CDOM对水色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CDOM与水色变化的关系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单影响因素CDOM对表观光学特性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CDOM影响下的色彩推演第36-37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五章 “湖泛”过程吸收系数与Fe~(2+)、S~(2-)的关系第38-43页
    5.1 湖泛发生过程中化学物质的变化第38-39页
    5.2 湖泛发生过程吸收系数与Fe~(2+)、S~(2-)的关系第39-40页
    5.3 讨论第40-4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六章 野外“湖泛”水体光学特性的验证第43-47页
    6.1 水体物质参数变化第43-44页
    6.2 光学特性第44-45页
    6.3 讨论与结论第45-47页
结论与展望第47-49页
    结论第47-48页
    展望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9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-CRP、VEGF、IL-6水平和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
下一篇:基底动脉尖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