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论刑事鉴定意见的彻底化庭审认证

内容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9页
引言第12-15页
一、刑事鉴定意见庭审认证的理论界说第15-33页
    (一)刑事鉴定意见庭审认证的理论定位第15-22页
    (二)刑事鉴定意见庭审认证的现行立法规定第22-26页
    (三)刑事鉴定意见庭审认证的学理构成第26-33页
二、刑事鉴定意见庭审认证的司法现状与问题第33-50页
    (一)认证主体的非实质化认证第34-39页
    (二)认证客体的证据能力质疑第39-42页
    (三)认证前程序的构造缺陷第42-46页
    (四)认证责任归属成疑第46-50页
三、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实现理论——解决刑事鉴定意见庭审认证问题的理论基础第50-61页
    (一)科学可靠第51-54页
    (二)程序正当第54-56页
    (三)可接受性——鉴定意见可靠性的直接体现第56-59页
    (四)认证程序——鉴定意见可靠性的实现程序第59-61页
四、刑事鉴定意见彻底化庭审认证的提出第61-76页
    (一)刑事鉴定意见彻底化庭审认证的概念第62-64页
    (二)刑事鉴定意见彻底化庭审认证的特点第64-68页
    (三)刑事鉴定意见彻底化庭审认证的要素与标准第68-74页
    (四)刑事鉴定意见彻底化庭审认证提出的现实意义第74-76页
五、刑事鉴定意见彻底化庭审认证规则建构第76-86页
    (一)证据能力采纳规则——以非法鉴定意见排除规则为中心第76-82页
    (二)证明力采信规则——以签名笔迹鉴定意见采信为范例第82-86页
结论第86-88页
致谢第88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4页
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第94-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UUO大鼠JAK2、STAT3、IL-6及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
下一篇:新生大鼠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成年后血糖以及能量代谢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