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12-19页 |
(一)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2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(三)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2.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(四)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| 第17-19页 |
一、《羊城晚报》、《新民晚报》健康传播报道的基本状况 | 第19-29页 |
(一)健康与健康传播 | 第19-21页 |
1.健康传播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健康传播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3.健康传播的重要性 | 第21页 |
(二)《羊城晚报》、《新民晚报》健康栏目的抽样调查 | 第21-24页 |
1.《羊城晚报》专版“天天健康” | 第21-22页 |
2.《新民晚报》专刊“康健园” | 第22页 |
3.抽样分析 | 第22-23页 |
4.定量统计 | 第23-24页 |
(三)分析单位和研究框架指标 | 第24-26页 |
1.对健康信息的高度关注 | 第25页 |
2.卫生部门是最大的消息源 | 第25-26页 |
3.报道倾向性不明显 | 第26页 |
4.体裁以消息居多,题材多样性 | 第26页 |
(四)微博、微信分析 | 第26-29页 |
二、数据分析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5页 |
(一)就内容来讲 | 第29-30页 |
1.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报道策略 | 第29页 |
2.多以传递知识内容为主 | 第29-30页 |
(二)就报道的形式来讲 | 第30-33页 |
1.微博、微信传播价值不足 | 第30-31页 |
2.缺乏固定的议题设置 | 第31-32页 |
3.缺乏互动机制 | 第32-33页 |
(三)就采编过程来讲 | 第33-35页 |
1.缺乏健康理念引导 | 第33页 |
2.缺乏艺术性编排 | 第33-35页 |
三、新媒体时代纸媒健康传播困境 | 第35-39页 |
(一)信息飞沫化改变了传统的传受关系 | 第35-36页 |
1.信息生产过剩 | 第35-36页 |
2.信息同质化严重 | 第36页 |
(二)传播的去中心化 | 第36-37页 |
1.传播源无中心 | 第36-37页 |
2.传播过程多中心 | 第37页 |
(三)大众生活的社交媒体化 | 第37-39页 |
四.新媒体时代晚报的健康传播的策略 | 第39-44页 |
(一)自上而下宣传到平等对话 | 第39-40页 |
1.传播方法和方向科学化 | 第39页 |
2.以“人本”为出发点传播 | 第39-40页 |
3.特定文化观念的转变 | 第40页 |
(二)信息流向关系网转变 | 第40-41页 |
1.干预信息和信息的关系网并重 | 第40页 |
2.媒体构建多元对话格局 | 第40页 |
3.营造对话语境 | 第40-41页 |
4.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| 第41页 |
5.发起、引导与健康议题相的活动 | 第41页 |
(三)营建与受众价值共同体 | 第41-44页 |
1.信念——提升公众健康知识素养 | 第42页 |
2.信任——树立品牌意识、精品意识 | 第42页 |
3.信心 | 第42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后记 | 第48-49页 |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