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1章 前言 | 第9-22页 |
| ·胚胎发生 | 第9-12页 |
| ·原胚 | 第9-10页 |
| ·胚的发育和分化 | 第10-12页 |
| ·叶绿体的发育 | 第12-15页 |
| ·叶绿体的起源 | 第12-13页 |
| ·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| 第13-15页 |
| ·胚胎发育和质体发育的关系 | 第15-20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20-22页 |
|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47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2-23页 |
| ·实验样品 | 第22页 |
| ·菌种 | 第22页 |
| ·载体 | 第22页 |
| ·工具酶和修饰酶 | 第22页 |
| ·分子量标准 | 第22页 |
| ·测序及引物合成 | 第22页 |
| ·试剂盒 | 第22-23页 |
| ·化学试剂 | 第23页 |
| ·序列分析软件 | 第23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3-47页 |
| ·拟南芥的栽培 | 第23-24页 |
| ·简易法提取拟南芥基因组DNA | 第24-25页 |
| ·扩增T-DNA侧翼序列 | 第25-26页 |
| ·拟南芥突变体的鉴定 | 第26-27页 |
| ·拟南芥转化(FloralDipping法) | 第27页 |
| ·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和鉴定 | 第27-28页 |
| ·半定量RT-PCR | 第28-29页 |
| ·胚发育观察 | 第29页 |
| ·透射电镜制备 | 第29-30页 |
| ·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| 第30-35页 |
| ·酵母热激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| 第35-37页 |
| ·GFP载体的构建及原生质体转化 | 第37-39页 |
| ·拟南芥总蛋白提取 | 第39-40页 |
| ·拟南芥类囊体膜的提取 | 第40-41页 |
| ·凝胶的制备及蛋白电泳 | 第41-43页 |
| ·Western blot | 第43-45页 |
| ·胚珠培养(InVitroCulture) | 第45-47页 |
|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47-63页 |
| ·ftshl5突变体的分离和鉴定 | 第47-50页 |
| ·拟南芥中FtsHL基因家族及它们的表达模式 | 第50-53页 |
| ·ftshl3突变体的分离鉴定 | 第53-54页 |
| ·ftshl3和ftshl5突变体胚胎发育滞留在球形期到心形期转变的阶段 | 第54-56页 |
| ·FtsHLs 蛋白受到破坏后影响了质体的分裂和类囊体膜的形成 | 第56-57页 |
| ·FtsHL3和FtsHL5蛋白亚细胞定位 | 第57-59页 |
| ·酵母细胞中FtsHL3和FtsHL5蛋白的互作 | 第59-61页 |
| ·胚珠培养能挽救胚胎发育但不能恢复叶绿体的生物合成 | 第61-63页 |
| 第4章 讨论 | 第63-66页 |
| ·FtsHL3和FtsHL5基因编码与FtsH非常相似的一类蛋白 | 第63-64页 |
| ·FtsHL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参与了叶绿体的生物合成 | 第64页 |
| ·FtsHL基因编码的蛋白与FtsH蛋白功能是不同的 | 第64-65页 |
| ·有待探讨的问题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2-73页 |
| 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