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大气中的CO_2 | 第12页 |
1.2 大气中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理生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植物对CO_2的光合适应现象 | 第13-15页 |
1.2.2 呼吸作用 | 第15-16页 |
1.2.3 早熟、早衰现象 | 第16页 |
1.2.4 研究现状概述 | 第16页 |
1.3 环境中的TiO_2纳米颗粒 | 第16-17页 |
1.4 TiO_2纳米材料环境效应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4.1 TiO_2纳米颗粒的植物毒性 | 第17-18页 |
1.5 RNA-seq检测分析技术 | 第18-20页 |
1.5.1 高通量测序技术简介 | 第18-19页 |
1.5.2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意义 | 第19页 |
1.5.3 高通量测序的不足之处 | 第19-20页 |
1.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5页 |
2.1 实验平台介绍 | 第21-22页 |
2.2 实验设计 | 第22-23页 |
2.3 分析方法 | 第23-25页 |
2.3.1 RNA-seq分析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5-70页 |
3.1 基础生理指标数据 | 第25-32页 |
3.1.1 分蘖期水稻株高变化 | 第25-26页 |
3.1.2 抽穗时间差异 | 第26-28页 |
3.1.3 生物量数据 | 第28-32页 |
3.3. RNA-seq数据分析:测序评估 | 第32-38页 |
3.3.3 测序饱和度分析 | 第38页 |
3.3.4 测序随机性分析 | 第38页 |
3.4 RNA-seq数据分析:基因表达定量 | 第38-39页 |
3.4.1 基因覆盖度统计 | 第38页 |
3.4.2 差异表达定量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| 第39-42页 |
3.5.1 差异基因表达筛选 | 第39-40页 |
3.5.2 组间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| 第40-42页 |
3.6 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| 第42-45页 |
3.7 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 | 第45页 |
3.8 GO功能分类 | 第45-55页 |
3.9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 | 第55-65页 |
3.9.1 重要的代谢通路 | 第61-65页 |
3.10 基本结论 | 第65-70页 |
3.10.1 三种不同基因型的水稻早熟、早衰现象讨论 | 第65-66页 |
3.10.2 三种不同基因型的水稻生物量、产量讨论 | 第66-67页 |
3.10.3 转录组水平对机理的探究 | 第67-70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3页 |
4.1 结论 | 第70页 |
4.2 展望 | 第70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9页 |
附录 | 第79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-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