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含氮或氧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构筑、结构和性能

中文摘要第3-7页
英文摘要第7-11页
1 绪论第16-56页
    1.1 金属-有机配位聚合物(CPs)的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1.2 金属-有机配位聚合物(CPs)的构筑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有机配体的选择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配位中心的选择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配位聚合物的常用合成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1.3 金属-有机配位聚合物(CPs)的应用第21-5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在气体吸附与分离方面的应用第22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第31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在电极材料中的应用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在光生电流中的应用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作为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应用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其他第53-54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和内容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55-56页
2 刚性含氮有机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其作为超级电容器隔膜材料的研究第56-92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56-57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配体L1及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X-射线单晶衍射数据第61-63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63-8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配位聚合物 1-3 的热稳定性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配位聚合物 1-3 的X-射线粉末衍射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配位聚合物 1-2 的吸附性能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配位聚合物 1-3 的电化学性能第70-7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配位聚合物 1-3 作为超级电容器隔膜的循环伏安实验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配位聚合物作为隔膜的超级电容器恒电流充放电实验第77-8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配位聚合物作为隔膜的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阻抗谱第87-89页
    2.4 本章结论第89-92页
3 基于 3,6-二(1H-咪唑1基)-9H-咔唑配体构筑的体相及薄层配位聚合物的合成、结构、能带与光电流响应第92-120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92-93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93-9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配体L2及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X-射线单晶衍射数据第95-97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9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第97-10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配位聚合物4和 5 的热稳定性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配位聚合物 4,5 和TL4的X-射线粉末衍射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配位聚合物 4,5 和TL4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以及漫反射光谱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配位聚合物4和 5 的能带结构和轨道分布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配位聚合物 4、5 以及TL4的电化学性能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配位聚合物 4、5 以及TL4的光生电流性能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配位聚合物4和 5 的电化学阻抗谱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配位聚合物4和 5 的荧光光谱第117-118页
    3.4 本章结论第118-120页
4 基于 3-(3-(1H-咪唑 1基 )苯基 )5(4-(1H-咪唑 1基 )苯基 )1甲基-1H-1,2,4-三唑配体的配位聚合物及其CdTe复合物的合成、结构、能带和性能第120-150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120-121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121-1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配体L3及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X-射线单晶衍射数据第123-125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125-1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第125-1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配位聚合物6和 7 的热稳定性第130-1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配位聚合物6和 7 以及CdTe的X-射线粉末衍射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配位聚合物 6-7、CdTe的SEM和EDS表征第132-1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配位聚合物6和 7 的气体吸附性能第134-1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配位聚合物6和 7 的电化学性能第136-1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配位聚合物6和 7 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以及漫反射光谱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配位聚合物6和 7 的能带结构和轨道分布第139-1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配位聚合物6和 7 及其与CdTe形成的复合物的光生电流性能第142-1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0 配位聚合物6和 7 的电化学阻抗谱第147-148页
    4.4 本章结论第148-150页
5 基于 4,5-二(4'-羧基苯基)苯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、结构、能带及性能第150-172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150-151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151-1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1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配体L4及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第151-1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X-射线单晶衍射数据第152-154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154-1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第154-1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配位聚合物8和 9 的热稳定性第158-1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配位聚合物8和 9 的X-射线粉末衍射第159-1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配位聚合物8和 9 的电化学性能第1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配位聚合物8和 9 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以及漫反射光谱第160-1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配位聚合物8和 9 的能带结构和轨道分布第162-1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配位聚合物8和 9 的光生电流性能第165-1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8 配位聚合物8和 9 的电化学阻抗谱第166-1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9 配位聚合物8和 9 的荧光光谱第168-169页
    5.4 本章结论第169-172页
6 基于新型金属-有机配位聚合物的抗菌、抗真菌活性研究第172-178页
    6.1 前言第172页
    6.2 抗菌、抗真菌活性测试第172-17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1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生物活性部分第172-1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结果与讨论第173-175页
    6.3 本章结论第175-178页
7 结论与展望第178-184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178-182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182-184页
致谢第184-186页
参考文献第186-202页
附录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202页

论文共2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风电机组状态异常辨识广义模型与运行风险评估方法研究
下一篇:面向Job-shop车间最优作业切换的成组调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