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临床研究 | 第10-15页 |
1、研究对象 | 第10-11页 |
1.1 病例来源 | 第10页 |
1.2 诊断标准 | 第10页 |
1.3 纳入标准 | 第10-11页 |
1.4 排除标准 | 第11页 |
1.5 剔除标准 | 第11页 |
1.6 脱落标准 | 第11页 |
2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5页 |
2.1 随机分组 | 第11页 |
2.2 治疗方法 | 第11-12页 |
2.3 观察指标 | 第12页 |
2.4 疗效评定标准 | 第12页 |
2.5 安全性评价 | 第12-13页 |
2.6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13-14页 |
2.7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研究结果 | 第15-23页 |
1.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因素的比较 | 第15-18页 |
1.1 年龄因素 | 第15-16页 |
1.2 性别统计 | 第16页 |
1.3 帕金森病病程统计 | 第16-17页 |
1.4 治疗前服用美多巴药物的情况比较 | 第17页 |
1.5 既往史 | 第17-18页 |
1.6 帕金森病亚型的比较 | 第18页 |
2、治疗前各量表评分 | 第18-20页 |
2.1 两组患者治疗前改良H-Y分级标准比较 | 第18-19页 |
2.2 两组患者治疗前UPDRS量表总评分及各部分评分比较 | 第19页 |
2.3 治疗前帕金森病运动能力评定量表(MDRSPD)积分 | 第19页 |
2.4 治疗前帕金森病便秘评分 | 第19-20页 |
3.治疗后各量表评分 | 第20-22页 |
3.1 治疗后两组改良Hoehn-Yahr分级变化 | 第20页 |
3.2 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量表总评分比较 | 第20-21页 |
3.3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UPDRS量表各因子积分比较 | 第21页 |
3.4 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运动能力评定量表(MDRSPD)积分 | 第21-22页 |
3.5 治疗前后帕金森病便秘评分 | 第22页 |
4.安全性分析 | 第22-23页 |
讨论 | 第23-31页 |
一、帕金森病发病因素的研究 | 第23-25页 |
二、帕金森病病机的研究现状 | 第25-26页 |
三、中医学对颤证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| 第26-27页 |
四、中医学对帕金森病便秘的研究进展 | 第27-28页 |
五、水木和宁方的组方分析 | 第28-29页 |
六、配方颗粒的优势和不足 | 第29-30页 |
七、问题及不足 | 第30-31页 |
结语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6页 |
综述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 | 第36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附表 | 第42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附录 | 第57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