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5页 |
1.1 心理健康 | 第11页 |
1.2 旅游地居民心理 | 第11-12页 |
1.3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| 第12-15页 |
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| 第15-21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15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2.2.1 抽样方法 | 第15页 |
2.2.2 样本含量 | 第15页 |
2.2.3 研究工具 | 第15-17页 |
2.2.4 调查方法 | 第17页 |
2.2.5 资料收集 | 第17-18页 |
2.3 质量控制 | 第18-21页 |
2.3.1 方案设计、论证和试调查 | 第18页 |
2.3.2 调查人员的培训 | 第18页 |
2.3.3 建立合理的调查质量核查制度 | 第18页 |
2.3.4 数据录入 | 第18页 |
2.3.5 质量要求 | 第18-19页 |
2.3.6 伦理原则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结果 | 第21-33页 |
3.1 当地居民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| 第21-22页 |
3.2 当地居民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| 第22-23页 |
3.3 不同人口学特征下的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| 第23-30页 |
3.3.1 不同性别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| 第23页 |
3.3.2 不同年龄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| 第23-24页 |
3.3.3 不同性格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| 第24页 |
3.3.4 不同婚姻状况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| 第24-25页 |
3.3.5 不同文化程度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| 第25页 |
3.3.6 不同家庭类型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间分的比较 | 第25-26页 |
3.3.7 不同环境满意度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| 第26页 |
3.3.8 是否贫困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| 第26-27页 |
3.3.9 家族三代有无患心理疾病者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| 第27页 |
3.3.10 不同家庭生活情况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| 第27-28页 |
3.3.11 是否患病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| 第28页 |
3.3.12 有无知心朋友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| 第28-29页 |
3.3.13 生活是否单调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 | 第29页 |
3.3.14 参加社区群体活动情况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 | 第29-30页 |
3.3.15 参加聚会情况组间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 | 第30页 |
3.4 SCL-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心理卫生知识得分、幸福总分的相关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5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33-39页 |
4.1 研究对象的一般代表性 | 第33页 |
4.2 当地居民的心理健康现状 | 第33页 |
4.3 影响当地居民心理健康的因素 | 第33-37页 |
4.3.1 幸福感因素 | 第33-34页 |
4.3.2 婚姻、家庭因素 | 第34页 |
4.3.3 对环境满意度因素 | 第34页 |
4.3.4 性格因素 | 第34-35页 |
4.3.5 家族三代有无心理疾病患者因素 | 第35页 |
4.3.6 人际交往因素 | 第35页 |
4.3.7 其他因素 | 第35-37页 |
4.4 对策与建议 | 第37-38页 |
4.4.1 建立区域性心理健康干预中心,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| 第37页 |
4.4.2 开发居民心理健康监测系统,鼓励居民自我情绪监测 | 第37页 |
4.4.3 扩大社区心理卫生服务队伍,提高其服务能力 | 第37-38页 |
4.4.4 从普及型宣传入手,逐渐丰富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| 第38页 |
4.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4页 |
综述 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研究进展 | 第44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3-55页 |
附录 | 第55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