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8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8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1.3.2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2-14页 |
2 制度的基本相关理论 | 第14-18页 |
2.1 制度 | 第14-15页 |
2.2 制度变迁 | 第15-18页 |
2.2.1 制度变迁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2.2 制度变迁的原因 | 第16-17页 |
2.2.3 制度变迁方式 | 第17-18页 |
3 我国IPO制度变迁概述 | 第18-33页 |
3.1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主体 | 第18页 |
3.2 自我摸索时期(1984 年-1992 年) | 第18-22页 |
3.2.1 历史回顾 | 第18-21页 |
3.2.2 制度变迁方式 | 第21-22页 |
3.3 审批制阶段(1993 年-1999 年) | 第22-25页 |
3.3.1 历史回顾 | 第22-25页 |
3.3.2 制度变迁方式 | 第25页 |
3.4 核准制阶段(1999 年至今) | 第25-31页 |
3.4.1 通道制阶段(1999 年-2003 年) | 第26-28页 |
3.4.2 保荐制阶段(2003 年至今) | 第28-30页 |
3.4.3 制度变迁方式 | 第30-31页 |
3.5 注册制预备阶段 | 第31-33页 |
4 美国新股发行制度概述及比较 | 第33-43页 |
4.1 国内外IPO制度比较 | 第33-39页 |
4.1.1 美国IPO制度概述及变迁原因 | 第33-34页 |
4.1.2 法律体系比较 | 第34-37页 |
4.1.3 中、美两国IPO制度其他比较 | 第37-39页 |
4.2 良好制度的特征 | 第39-43页 |
5 我国IPO制度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3-55页 |
5.1 我国市场参与者特征 | 第43-47页 |
5.1.1 投资者特征 | 第43-45页 |
5.1.2 中介机构特征 | 第45-46页 |
5.1.3 政府监管特征 | 第46-47页 |
5.2 政府管制对IPO制度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5.3 技术进步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| 第49页 |
5.4 市场参与者博弈模型分析 | 第49-55页 |
6 我国IPO制度变迁建议 | 第55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