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相关概念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3.1 滨水绿地区域的界定 | 第11页 |
1.3.2 园林植物群落 | 第11-12页 |
1.3.3 园林植物景观色彩 | 第12页 |
1.4 色彩学的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4.1 色彩三要素 | 第12页 |
1.4.2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| 第12-13页 |
1.4.2.1 色彩的对比 | 第12-13页 |
1.4.2.2 色彩的调和 | 第13页 |
1.4.3 色彩生理学 | 第13页 |
1.4.4 色彩心理学 | 第13-14页 |
1.5 园林植物色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1.5.1 植物色彩的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5.2 植物色彩的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2.1 研究内容和范围 | 第17-18页 |
2.1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2.1.2 研究范围 | 第17-18页 |
2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3 郑州市滨水区植物群落物种及色彩实地调查研究 | 第19-24页 |
3.1 研究方法 | 第19-22页 |
3.1.1 样地设置 | 第19-21页 |
3.1.2 样地调查 | 第21-22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4页 |
3.2.1 样地群落类型划分 | 第22页 |
3.2.2 样地群落物种统计 | 第22-24页 |
4 四季突出观赏色彩和相遇性研究 | 第24-70页 |
4.1 研究方法 | 第24-27页 |
4.1.1 季节界定方法的研究 | 第24-25页 |
4.1.2 植物观赏性状数据采集 | 第25-27页 |
4.1.2.1 采集工具 | 第25-26页 |
4.1.2.2 采集步骤 | 第26-27页 |
4.1.3 本地时段内气温与降水资料搜集 | 第27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69页 |
4.2.1 春季样地植物群落色彩构成和相遇性研究分析 | 第27-58页 |
4.2.1.1 郑州市春季气温变化动态 | 第27-28页 |
4.2.1.2 春季样地植物生长发育变化 | 第28页 |
4.2.1.3 45个样地群落春季观赏色彩相遇性与气候相关性分析 | 第28-52页 |
4.2.1.4 春季植物色彩时序变化 | 第52-58页 |
4.2.2 夏季样地植物群落色彩构成和相遇性研究分析 | 第58-63页 |
4.2.2.1 夏季气温动态 | 第58-59页 |
4.2.2.2 夏季样地植物生长发育变化 | 第59页 |
4.2.2.3 45个样地夏季观赏色彩相遇性与气候相关性分析 | 第59页 |
4.2.2.4 夏季植物色彩时序变化 | 第59-63页 |
4.2.3 秋季样地植物群落色彩构成和相遇性研究分析 | 第63-67页 |
4.2.3.1 秋季气温动态 | 第63页 |
4.2.3.2 秋季样地植物生长发育变化 | 第63页 |
4.2.3.3 45个样地秋季观赏色彩相遇性与气候相关性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2.3.4 秋季植物色彩时序变化 | 第64-67页 |
4.2.4 冬季样地植物群落色彩构成和相遇性研究分析 | 第67-69页 |
4.2.4.1 冬季气温动态 | 第67页 |
4.2.4.2 冬季样地植物生长发育变化 | 第67-68页 |
4.2.4.3 冬季植物色彩时序变化 | 第68-69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5 四季植物配置形式优化建议 | 第70-73页 |
5.1 存在的问题 | 第70-71页 |
5.1.1 所选用植物的滨水特色不够鲜明 | 第70页 |
5.1.2 季相色彩不够丰富 | 第70页 |
5.1.3 植物色彩的层次感不强 | 第70页 |
5.1.4 植物色彩和周边硬景的搭配不够融洽 | 第70-71页 |
5.2 郑州市公园滨水绿地植物群落构建的优化建议 | 第71-73页 |
5.2.1 空间色彩构成 | 第71页 |
5.2.2 竖向色彩构成 | 第71页 |
5.2.3 物种色彩占用比例 | 第71-72页 |
5.2.4 主题意向表达 | 第72-73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6.1 结论 | 第73页 |
6.2 有待完善的工作 | 第73页 |
6.3 对研究前景的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附录 | 第79-103页 |
ABSTRACT | 第103-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