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1 绪论 | 第7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3 文献述评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3.3 拟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.3 可行性分析 | 第15页 |
1.5 研究预期存在的创新及不足 | 第15-17页 |
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| 第17-20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2.2 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相关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2.1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理论 | 第18页 |
2.2.2 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3 旅游目的地管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3 扬州旅游目的地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0-29页 |
3.1 扬州旅游目的地建设现状 | 第20-23页 |
3.1.1 扬州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推进历程 | 第20页 |
3.1.2 扬州主要旅游资源 | 第20-22页 |
3.1.3 扬州主要旅游经济指标 | 第22页 |
3.1.4 扬州旅游景点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| 第22页 |
3.1.5 扬州旅游交通及公共服务 | 第22-23页 |
3.2 扬州旅游目的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7页 |
3.2.1 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| 第23页 |
3.2.2 游客结构不合理 | 第23-25页 |
3.2.3 旅游营销力度不够 | 第25-26页 |
3.2.4 旅游产品数量相对较少 | 第26-27页 |
3.3 扬州旅游目的地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3.1 旅游资源权属多头 | 第27页 |
3.3.2 旅游产业链不发达 | 第27页 |
3.3.3 过度依赖“门票经济” | 第27页 |
3.3.4 市场推广措施不力 | 第27-28页 |
3.3.5 旅游发展思路局限 | 第28-29页 |
4 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经验 | 第29-36页 |
4.1 成都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现状及经验 | 第29-31页 |
4.1.1 成都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现状 | 第29-30页 |
4.1.2 成都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经验 | 第30-31页 |
4.2 杭州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现状及经验 | 第31-33页 |
4.2.1 杭州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现状 | 第31-32页 |
4.2.2 杭州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经验 | 第32-33页 |
4.3 苏州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现状及经验 | 第33-36页 |
4.3.1 苏州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现状 | 第33页 |
4.3.2 苏州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经验 | 第33-36页 |
5 扬州旅游目的地建设对策研究 | 第36-41页 |
5.1 找准扬州旅游形象定位 | 第36页 |
5.2 打造扬州核心旅游资源 | 第36-37页 |
5.3 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| 第37-38页 |
5.3.1 加快开发“月光旅游”产品 | 第37页 |
5.3.2 加快度假区及体验型项目建设 | 第37-38页 |
5.3.3 加快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| 第38页 |
5.4 强化扬州整体旅游形象营销 | 第38-39页 |
5.5 强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| 第39-40页 |
5.5.1 推进住宿产业精品化、主题化 | 第39页 |
5.5.2 推进旅游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| 第39-40页 |
5.6 提高旅游市场监管水平 | 第40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