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4 本文的结构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课题相关理论知识 | 第11-21页 |
2.1 物联网和传感网 | 第11-13页 |
2.1.1 物联网构成要素 | 第11-12页 |
2.1.2 传感网及其特点 | 第12-13页 |
2.2 SDN技术的发展 | 第13-18页 |
2.2.1 SDN的发展历史 | 第13-15页 |
2.2.2 Open Flow的出现 | 第15页 |
2.2.3 基于Open Flow的SDN关键组件 | 第15-18页 |
2.3 物联网网关架构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3.1 Rajan M.A型物联网网关架构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3.2 JTC1定义的传感网网关的参考构架 | 第19-2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物联网闭环双层控制结构 | 第21-32页 |
3.1 闭环双层控制结构背景和思想来源 | 第21-23页 |
3.1.1 闭环双层控制结构背景 | 第21页 |
3.1.2 闭环双层控制结构的核心思想 | 第21-22页 |
3.1.3 控制结构的思想来源 | 第22-23页 |
3.2 控制结构原理 | 第23-26页 |
3.2.1 控制结构框架 | 第23-24页 |
3.2.2 闭环双层实现结构解析 | 第24-25页 |
3.2.3 控制结构的典型应用场景 | 第25-26页 |
3.2.4 双层控制结构与传统控制在机制的上突破点 | 第26页 |
3.3 双层结构在网关中设计与实现 | 第26-30页 |
3.3.1 设计方案 | 第26-28页 |
3.3.2 该结构设计引入的5个新功能点 | 第28-29页 |
3.3.3 本结构所带来的性能提升 | 第29-30页 |
3.4 双层控制结构的衍生系统 | 第30-31页 |
3.4.1 多级控制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规则引擎中的Rete算法研究 | 第32-47页 |
4.1 Rete算法简介 | 第32-34页 |
4.1.1 规则引擎与Rete概述 | 第32-33页 |
4.1.2 Rete算法的优点 | 第33页 |
4.1.3 Rete的相关术语 | 第33-34页 |
4.2 Rete的工作机制 | 第34-38页 |
4.2.1 模式匹配的一般算法 | 第34页 |
4.2.2 Rete网络的建立 | 第34-36页 |
4.2.3 使用Rete算法进行匹配 | 第36-37页 |
4.2.4 复杂Rete图的连接节点和操作方式 | 第37-38页 |
4.3 Rete算法在网关通信中实现 | 第38-43页 |
4.3.1 规则匹配过程 | 第38-41页 |
4.3.2 网关中的规则设计 | 第41-42页 |
4.3.3 网关的工作流程 | 第42-43页 |
4.4 Rete算法的优化与改进 | 第43-46页 |
4.4.1 Rete算法效率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4.2 基于代价式的Rete改进 | 第44-4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传感网关总体设计方案 | 第47-64页 |
5.1 网关设计引入SDN结构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7-50页 |
5.1.1 常见的SDN实现方式 | 第47-50页 |
5.1.2 基于Open Flow的SDN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 | 第50页 |
5.2 网关软件设计 | 第50-55页 |
5.2.1 总体架构设计 | 第50-52页 |
5.2.2 流表结构在网关的实现与表达 | 第52-55页 |
5.3 硬件设计 | 第55-58页 |
5.3.1 网关处理器 | 第55-56页 |
5.3.2 网络接口 | 第56-57页 |
5.3.3 串行接口电路 | 第57-58页 |
5.4 规则引擎设计 | 第58-60页 |
5.5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3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64-66页 |
6.1 本文研究点和创新点总结 | 第64页 |
6.2 待完善的地方和未来的研究点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| 第68-69页 |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