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1 导论 | 第6-31页 |
| 1.1 当代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综述 | 第6-8页 |
| 1.2 当代艺术“公式”的基本概念 | 第8-11页 |
| 1.3 研究视角:“趣味”的说明 | 第11-17页 |
| 1.4 当代艺术“公式”与“趣味的异变” | 第17-25页 |
| 1.5 关于2008年 | 第25-31页 |
| 2 历史遗留的趣味:蔡国强的《历史的足迹》 | 第31-35页 |
| 2.1 “火药”观念的生效 | 第31-32页 |
| 2.2 意识形态的人质 | 第32-35页 |
| 3 照片、拼贴、ps技术与思想:贾蔼力的《世纪儿》 | 第35-39页 |
| 3.1 语言形式的异变 | 第35-37页 |
| 3.2 艺术家与照片 | 第37-39页 |
| 4 意图趣味的挪用:曾梵志的《从1830年至今》 | 第39-47页 |
| 4.1 意图的模式 | 第39-42页 |
| 4.2 图式与符号 | 第42-47页 |
| 5 他者视域下的“小清新”:徐累的《独角戏》 | 第47-52页 |
| 5.1 趣味的分歧:“小清新”与“重口味” | 第47-49页 |
| 5.2 他者视域与大众趣味的审判者 | 第49-52页 |
| 6 结语 | 第52-57页 |
| 6.1 四个个案的趣味与“x”的变量 | 第52-55页 |
| 6.2 萌生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