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9-11页 |
1.4 论文结构及其安排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基本概念 | 第13-25页 |
2.1 错误定位基本知识 | 第13-16页 |
2.1.1 错误定位方法分类 | 第13-14页 |
2.1.2 错误定位评价标准 | 第14-15页 |
2.1.3 错误定位流程 | 第15-16页 |
2.2 程序切片的相关知识 | 第16-20页 |
2.2.1 控制流图 | 第17-18页 |
2.2.2 数据流图 | 第18页 |
2.2.3 过程内切片 | 第18-19页 |
2.2.4 过程间切片 | 第19页 |
2.2.5 语句级依赖图 | 第19-20页 |
2.3 基于依赖图的切片算法 | 第20-21页 |
2.3.1 基于过程内的程序的依赖图的图可达性算法 | 第20页 |
2.3.2 基于多个函数的过程间的切片算法 | 第20-21页 |
2.4 动态切片基础知识 | 第21-23页 |
2.4.1 副作用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4.2 影响集 | 第22页 |
2.4.3 关键谓词 | 第22页 |
2.4.4 关键语句 | 第22页 |
2.4.5 后向切片 | 第22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关键语句选取和双向切片实现 | 第25-34页 |
3.1 关键语句选取 | 第26-28页 |
3.1.1 频谱矩阵的定义 | 第26页 |
3.1.2 关键语句选取具体实现 | 第26-28页 |
3.2 基于后向切片错误定位方法 | 第28-30页 |
3.2.1 构造后向切片 | 第28-30页 |
3.2.2 基于后向切片错误定位方法的实现 | 第30页 |
3.3 基于关键语句的双向切片方法 | 第30-33页 |
3.3.1 双向切片算法 | 第30-31页 |
3.3.2 基于双向切片的错误定位方法实现 | 第31-3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可疑度调整和错误定位流程设计 | 第34-39页 |
4.1 可疑度调整 | 第34-36页 |
4.1.1 权重调整可疑度理论基础 | 第34页 |
4.1.2 可疑度权重调整算法 | 第34-36页 |
4.2 错误定位效果评价指标 | 第36页 |
4.3 错误定位具体流程 | 第36-3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9-45页 |
5.1 实验环境 | 第39页 |
5.2 实验对象 | 第39-40页 |
5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0-45页 |
5.3.1 代码检查率分析 | 第40-42页 |
5.3.2 EXAM指标分析 | 第42-4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5-47页 |
6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45页 |
6.2 未来研究趋势 | 第45-47页 |
6.2.1 测试用例影响 | 第45-46页 |
6.2.2 多个缺陷的错误定位 | 第46页 |
6.2.3 相同可疑度语句的比较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| 第49-50页 |
附录2 实验部分关键源码 | 第50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