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水稻OsPLCl参与盐胁迫信号转导的机理研究

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3页
符号及缩略语表第14-16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-44页
    第一节 植物盐胁迫机制和信号转导第16-24页
        1 土壤盐渍化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 盐害对植物的影响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 植物的耐盐性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4 盐胁迫下的信号转导途径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 SOS信号转导途径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 CDPK途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 ABA信号通路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 磷脂信号通路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5 MAPK级联途径第22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信号转导中的磷脂酶第24-42页
        1 磷脂酶A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植物PLA2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植物PLA1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植物pPLA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 磷脂酶C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植物PI-PLC结构与功能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PI-PLC介导的逆境信号转导作用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PI-PLC相关磷酸肌醇信号途径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植物NPC的结构和功能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NPC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 磷脂酶D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PLD的结构和功能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PLD参与的逆境信号转导研究进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 PLD调控作用机制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 通过下游产物PA调控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 PLD直接与蛋白互作第40-42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42-44页
第二章 OsPLC1在水稻盐胁迫中功能鉴定和分析第44-72页
    引言第44-45页
    1 实验材料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植物材料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菌株和质粒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试剂盒、酶和抗体第45-46页
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46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水稻生长及处理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水稻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验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TPS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PCR反应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水稻RNA水平的定量鉴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RNA提取方法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RNA反转录成cDNA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定量PCR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植物蛋白质提取、分离和鉴定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 水稻植株总蛋白提取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 总蛋白的分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 SDS聚丙烯酰胺-凝胶电泳(SDS-PAGE)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5 转膜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6 Western blot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5 载体构建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1 片段克隆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2 PCR产物胶回收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3 酶切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4 连接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5 转化大肠杆菌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6 小提质粒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2.6 Southern bolt杂交检测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7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基因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.1 转化农杆菌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.2 愈伤诱导及农杆菌侵染法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.3 潮霉素快速鉴定转基因幼苗方法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2.8 GUS染色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9 水稻逆境生理实验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.1 含水量和存活率测定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.2 Na~+和K~+离子含量测定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2.10 大提质粒和纯化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11 水稻原生质体提取、转化及荧光观察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12 本章所需引物列表第60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60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OsPLC1缺失突变体的鉴定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转基因材料的构建、耐盐表型鉴定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 钠钾离子含量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4 OsPLC1组织定位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5 OsPLC1亚细胞水平定位第67-69页
    4 讨论第69-72页
第三章 OsPLC1参与盐胁迫的机理研究第72-106页
    第一节 OsPLC1水解活性研究第72-91页
        引言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1 实验材料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植物材料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菌株和质粒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试剂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定点突变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原核表达与纯化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OsPLC1活性的测定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脂结合实验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磷脂PIPs的提取和分离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析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 农杆菌瞬时侵染烟草叶片表皮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 基因枪法转化水稻叶片细胞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.1 金粉的准备和DNA的包裹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 原生质体的盐处理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79-8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OsPLC1水解活性分析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OsPLC1能够水解质膜上的PtdIns4P第81-8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 野生型和突变体中PIPs含量的检测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 外源添加磷脂对盐处理下原生质体存活率的影响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 讨论第89-91页
    第二节 OsPLC1对下游的调控机理研究第91-106页
        引言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1 实验材料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植物材料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菌株和质粒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试剂盒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水稻磷脂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InsP3的提取和测定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TCA提取法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反应物组分的准备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标样的配制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样品分析方法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基于FRET技术的Ca~(2+)检测第9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原生质体盐处理下钙离子变化的检测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95-10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OsPLC1的缺失对下游产物DAG和PA的影响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OsPLC1的缺失对下游InsP_3的影响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 OsPLC1的缺失对胞质Ca~(2+)的影响第97-10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 外源添加PIPs对盐胁迫下原生质体Ca~(2+)响应的影响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 讨论第102-106页
全文讨论第106-110页
全文结论和创新之处第110-112页
    全文结论第110页
    创新之处第110页
    不足之处第110-112页
参考文献第112-130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科研论文第130-132页
附录第132-134页
致谢第134页

论文共1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喜马拉雅旱獭胃壁新种螺杆菌的发现
下一篇: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预测血清标志物的筛选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