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导论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力拓案法律问题研究 | 第11-22页 |
一、力拓案概述 | 第11-14页 |
1、力拓案背景 | 第11-12页 |
2、力拓案案发及审理 | 第12-13页 |
3、力拓案涉及的法律问题 | 第13-14页 |
二、商业秘密的基本法律问题 | 第14-20页 |
1、商业秘密概念及构成要件 | 第14-17页 |
2、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的比较 | 第17-20页 |
三、对力拓案的涉密问题的法律定性思考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我国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及不足之分析 | 第22-34页 |
一、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保护商业秘密的成效 | 第23-24页 |
二、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规范商业秘密的局限 | 第24-31页 |
1、商业秘密主体的规定过于局限 | 第24-25页 |
2、商业秘密范围的规定过于狭窄 | 第25-26页 |
3、缺乏对商业秘密的法律属性和商业秘密权归属的规定 | 第26-27页 |
4、缺乏对“不视为侵犯商业秘密”及“政府侵犯商业秘密”行为的规定 | 第27-28页 |
5、缺乏对善意第三人获得、使用有瑕疵的商业秘密问题的规定 | 第28-29页 |
6、对侵权行为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不够合理 | 第29-30页 |
7、缺乏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“禁令性”的措施 | 第30页 |
8、缺乏对私力救济的规定 | 第30-31页 |
三、现行立法局限的原因简析 | 第31-34页 |
1、历史条件因素 | 第31-32页 |
2、法律意识淡薄 | 第32页 |
3、立法技术困难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完善与思考 | 第34-42页 |
一、科学界定商业秘密的法律概念 | 第34-35页 |
二、拓宽商业秘密的适用主体和侵权主体 | 第35-36页 |
三、明确商业秘密法律属性和商业秘密权利归属 | 第36-38页 |
1、技术信息型商业秘密(即技术秘密)的归属 | 第37页 |
2、经营信息型商业秘密(即经营秘密)的归属 | 第37-38页 |
四、规定不视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| 第38-39页 |
五、增加善意第三人获取、使用有瑕疵的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定 | 第39-40页 |
六、增设惩罚性民事赔偿责任 | 第40页 |
七、增加“自助行为”和“临时性禁令”的规定 | 第40-42页 |
结束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