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选题缘起 | 第8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8-11页 |
1.3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| 第11-12页 |
1.4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的概况 | 第14-21页 |
2.1 众多高校开设舞蹈编导专业的缘由 | 第14-17页 |
2.1.1 编和导高度统一的专业特点 | 第14-15页 |
2.1.2 宽口径可持续性的就业优势 | 第15-16页 |
2.1.3 国家政策的最优选择 | 第16-17页 |
2.2 舞蹈编导专业代表性高校的培养特征 | 第17-21页 |
2.2.1 江南大学“复合型”人才的培养特征 | 第18-19页 |
2.2.2 南京艺术学院“单科型”人才的培养特征 | 第19页 |
2.2.3 江苏师范大学“师范性”人才的培养特征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的问题调查与现状分析 | 第21-31页 |
3.1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的主要问题 | 第21-24页 |
3.1.1 师资队伍的建设 | 第21-22页 |
3.1.2 专业特色的凝练 | 第22-24页 |
3.2 江南大学舞蹈编导专业的主要问题 | 第24-26页 |
3.2.1 教学内容的布局 | 第24页 |
3.2.2 师生之间的比例 | 第24-26页 |
3.3 江苏师范大学舞蹈编导专业的主要问题 | 第26-28页 |
3.3.1 专业课时的分配 | 第26-27页 |
3.3.2 择业就业的观念 | 第27-28页 |
3.4 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现状的总结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4.1 专业课程的设置仍需完善 | 第28-29页 |
3.4.2 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待改进 | 第29页 |
3.4.3 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现存问题的思考 | 第31-41页 |
4.1 课程设置方面的思考 | 第31-34页 |
4.1.1 强化“编导课程为主,兼顾素材课程为辅”的原则 | 第31-32页 |
4.1.2 进行专业课程调整,增加选修课程比重 | 第32-33页 |
4.1.3 着力研发江苏地域舞蹈文化,推进课程与江苏传统舞蹈的结合 | 第33-34页 |
4.2 师资建设方面的思考 | 第34-37页 |
4.2.1 确保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合理配置 | 第34-35页 |
4.2.2 定期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来校授课 | 第35-36页 |
4.2.3 重视新老教师的在岗指导与研修 | 第36-37页 |
4.3 学生就业方面的思考 | 第37-41页 |
4.3.1 提高舞蹈编导专业办学的条件,提升本专业的社会美誉度 | 第37-38页 |
4.3.2 着重培养学生创业的能力,引导学生转变狭隘的就业思想 | 第38-39页 |
4.3.3 借助江苏经济大省的资源优势,搭建多元化的就业、实践平台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附录一: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奖情况 | 第45-46页 |
附录二: 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的问卷调查 | 第46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