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5-6页 |
| 缩略语 | 第6-7页 |
| 摘要 | 第7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46页 |
| 1.1 前言 | 第13页 |
| 1.2 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概述 | 第13-15页 |
| 1.3 氢键供体型有机小分子T1催化的各种反应 | 第15-24页 |
| 1.4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在合成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| 第24-44页 |
| 1.4.1 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| 第25-33页 |
| 1.4.2 过渡金属参与的光催化的CDC反应 | 第33-36页 |
| 1.4.3 非金属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| 第36-44页 |
| 1.5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| 第44-46页 |
| 第2章 氢键供体型有机小分子T1催化的C-P偶联反应 | 第46-68页 |
| 2.1 研究背景 | 第46-47页 |
| 2.2 课题的提出 | 第47页 |
| 2.3 条件优化及底物拓展 | 第47-53页 |
| 2.4 实验部分 | 第53-57页 |
| 2.4.1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53-54页 |
| 2.4.2 催化剂T1的合成 | 第54页 |
| 2.4.3 底物的合成 | 第54-56页 |
| 2.4.4 C-P偶联产物2.3的合成 | 第56页 |
| 2.4.5 中间体2.4的合成及表征 | 第56-57页 |
| 2.5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| 第57-67页 |
| 2.5.1 底物的结构表征 | 第57-60页 |
| 2.5.2 产物的结构表征 | 第60-67页 |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| 第3章 氢键供体型有机小分子T1催化的C-C偶联反应及不对称合成探索 | 第68-84页 |
| 3.1 研究背景 | 第68页 |
| 3.2 课题的提出 | 第68-69页 |
| 3.3 条件优化及底物拓展 | 第69-73页 |
| 3.4 手性硫脲催化的N-苯基四氢异喹啉不对称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研究 | 第73-74页 |
| 3.5 实验部分 | 第74-76页 |
| 3.5.1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74-76页 |
| 3.5.2 C-C偶联产物的合成 | 第76页 |
| 3.6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| 第76-83页 |
| 3.7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| 第4章 氢键供体型有机小分子T1催化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的机理研究 | 第84-96页 |
| 4.1 研究背景 | 第84-86页 |
| 4.2 课题的提出 | 第86-87页 |
| 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87-91页 |
| 4.4 实验部分 | 第91-93页 |
| 4.4.1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91-92页 |
| 4.4.2 1-氘代-2-苯基-1,2,3,4-四氢异喹啉(1-d_1)的合成 | 第92页 |
| 4.4.3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(KIE)实验 | 第92-93页 |
| 4.5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| 第93-94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94-96页 |
|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96-98页 |
| 5.1 结论 | 第96-97页 |
| 5.2 展望 | 第97-9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8-104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104-105页 |
| 附录 谱图 | 第105-1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