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各类型高等学校论文--短期大学(初级学院、社区学院)论文

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及其启示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技术路线第15页
    1.3 核心概念界定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美国社区学院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高职高专院校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通识教育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第16-18页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-24页
    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通识教育教学目标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通识教育课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通识教育评价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通识教育内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通识教育课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通识教育效果评价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通识教育问题第22页
    2.3 研究现状述评第22-24页
第三章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第24-33页
    3.1 通识教育起步阶段(1892-1929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通识教育载体的形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通识教育实施的基础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通识教育的奠基作用第25页
    3.2 通识教育变革阶段(1930-1946)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初级学院职能转换与通识教育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初级学院持续发展与通识教育第27页
    3.3 通识教育拓展阶段(1947-1970)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社区学院职能确定与规模扩张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社区学院建设与通识教育创新第28-29页
    3.4 通识教育弱化阶段(1971-1990)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社区学院稳定发展的历程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通识教育内容变化与弱化第29-30页
    3.5 通识教育强化阶段(1990-2011)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社区学院职能完善与通识教育强化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办学主体的转换与通识教育的强化第31-33页
第四章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第33-52页
    4.1 通识教育目标与学分设置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通识教育目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通识教育学分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通识课程设置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通识课程特色第38页
    4.2 通识教育课程安排与实施第38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西斯敦社区学院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卑尔根社区学院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辛克莱社区学院第42-46页
    4.3 课程考评主体与考评方式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考评主体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考评方式第50-52页
第五章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特点及启示第52-60页
    5.1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的主要特点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具有浓厚实用主义色彩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全面顾及学生个体发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考评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第54页
    5.2 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的启示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强化通识教育理念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细化通识教育目标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丰富通识教育内容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科学评价教育质量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彰显地域特色文化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确保通识教育效果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3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贫血、铁缺乏与心衰
下一篇:糖原累积症Ⅰa型163例的脂代谢现状和治疗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