漆砂砚古今拾遗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7-11页 |
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7-8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8-9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案 | 第9页 |
第四节 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| 第9-10页 |
第五节 论文的研究目标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漆砂砚概况 | 第11-22页 |
第一节 早期漆砂砚出土文物表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汉代“漆砂砚”与“漆书砚”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漆砂砚在宋代的兴起和衰落 | 第14-15页 |
第四节“有发墨之乐,无杀笔之苦”的卢氏漆砂砚 | 第15-20页 |
一、卢葵生漆砂砚概况 | 第15-18页 |
二、卢葵生仿宋宣和内府制漆砂砚统计表 | 第18-20页 |
第五节 现代漆砂砚制作的恢复及问题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传统漆砂砚品鉴 | 第22-36页 |
第一节 造型之美 | 第22-28页 |
一、漆砂砚的形制分析 | 第22-26页 |
二、漆砂砚的色彩分析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材料之美 | 第28-32页 |
一、大漆 | 第28-29页 |
二、桐油 | 第29-30页 |
三、木胎 | 第30页 |
四、漆灰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工艺之美 | 第32-34页 |
第四节 应用之美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漆砂砚复活实践 | 第36-49页 |
第一节 目的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制作过程 | 第37-47页 |
一、脱胎漆砂砚底胎制作过程 | 第37-44页 |
二、漆灰材料的调配 | 第44-47页 |
第三节 试验过程中的问题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