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有线通信、通信线路工程论文--载波通信论文

基于Homeplug Green PHY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单元的研究与实现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课题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内容第16-17页
第2章 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基础第17-27页
    2.1 HomePlug Green PHY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物理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MAC层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自动组网功能第18-20页
    2.2 OFDM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OFDM的发展和前景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OFDM原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OFDM的实现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OFDM性能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1 OFDM的优势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2 OFDM的缺点第25-26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3章 电力线信道特性分析及系统仿真第27-38页
    3.1 信道特性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时变特性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阻抗特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衰减特性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多径效应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噪声特性第29-30页
    3.2 信道噪声分类及仿真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背景噪声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脉冲噪声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电力线信道频率响应仿真第33-34页
    3.3 OFDM系统仿真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系统仿真框图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系统仿真说明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仿真结果第3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4章 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单元的设计第38-49页
    4.1 硬件实现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GV7013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接口电路设计第40-42页
    4.2 软件实现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通信协议的设计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 数据链路层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2 数据标识结构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GV7013的帧格式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管理/控制/事件帧结构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命令头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3 信息类型结构第47-48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5章 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单元的测试第49-59页
    5.1 基本性能测试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工作频段测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载波信号发射功率谱密度测试第51-52页
    5.2 常规通信性能测试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点对点通信抗衰减能力测试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抗噪声干扰能力测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抗阻抗变化能力测试第54-55页
    5.3 功率消耗测试第55页
    5.4 645协议测试第55-57页
    5.5 组网能力测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最大组网中继能力测试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路由自愈能力测试第57-58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总结与展望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-67页
附录B 图表说明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攀枝花机场12#滑坡形成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
下一篇:泥石流在拦沙坝后的回淤坡度和削峰效应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