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引言 | 第11-12页 |
1.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状况 | 第12-14页 |
1.2.1 国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装配式结构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 高层装配式结构风振响应研究的发展及抗风要求 | 第15-17页 |
1.4.1 风对建筑结构的作用及结构抗风设计要求 | 第15-16页 |
1.4.2 高层装配式结构风工程研究概况 | 第16-17页 |
1.4.3 高层建筑风振研究现状 | 第17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7-18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顺风向风振理论研究基础 | 第19-37页 |
2.1 风的描述 | 第19-20页 |
2.2 平均风速剖面 | 第20-22页 |
2.2.1 对数律 | 第20-21页 |
2.2.2 指数律 | 第21-22页 |
2.3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 | 第22-23页 |
2.4 脉动风 | 第23-29页 |
2.4.1 湍流强度 | 第23-24页 |
2.4.2 湍流积分尺度 | 第24-25页 |
2.4.3 阵风系数 | 第25页 |
2.4.4 脉动风速谱 | 第25-28页 |
2.4.5 脉动风空间相关系数 | 第28-29页 |
2.5 风致结构响应类型 | 第29-31页 |
2.5.1 结构顺风向响应 | 第29-30页 |
2.5.2 结构横风向响应 | 第30页 |
2.5.3 结构扭转响应 | 第30-31页 |
2.6 高层装配式结构风振响应计算 | 第31-35页 |
2.6.1 结构风振响应理论 | 第31-33页 |
2.6.2 装配式结构风振位移响应 | 第33-34页 |
2.6.3 装配式结构风致结构加速度响应 | 第34-35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风速、风压、风荷载时程数值模拟 | 第37-55页 |
3.1 随机风速场 | 第37-39页 |
3.1.1 风速场的简化 | 第37-38页 |
3.1.2 一维多变量的随机过程 | 第38-39页 |
3.2 风速时程数值模拟方法 | 第39-42页 |
3.2.1 谐波合成法 | 第39-40页 |
3.2.2 线性滤波法 | 第40-42页 |
3.3 风速、风压和风荷载时程 | 第42-53页 |
3.3.1 风速时程曲线 | 第42-46页 |
3.3.2 风压时程曲线 | 第46-50页 |
3.3.3 风荷载时程曲线 | 第50-5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四章 高层装配式结构工程实例风振有限元分析 | 第55-79页 |
4.1 工程概况及结构设计 | 第55-59页 |
4.1.1 工程概况 | 第55页 |
4.1.2 结构设计依据 | 第55页 |
4.1.3 结构设计 | 第55-58页 |
4.1.4 结构计算 | 第58-59页 |
4.2 结构ABAQUS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59-66页 |
4.2.1 材料本构关系 | 第59-60页 |
4.2.2 单元类型选取 | 第60-62页 |
4.2.3 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| 第62-66页 |
4.3 结构模态分析 | 第66-70页 |
4.3.1 模态分析原理 | 第66页 |
4.3.2 ABAQUS模态分析与设计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6-70页 |
4.4 风振响应计算 | 第70-78页 |
4.4.1 模拟结果与设计结果对比分析 | 第70-72页 |
4.4.2 风振参数分析 | 第72-7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5.1 结论 | 第79-80页 |
5.2 展望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