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法典编纂研究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7-8页 |
| 第2章 刑法典编纂的概述 | 第8-14页 |
| 2.1 刑法典编纂的概念 | 第8-10页 |
| 2.1.1 法典编纂的释义 | 第8-9页 |
| 2.1.2 刑法典编纂的概念 | 第9-10页 |
| 2.2 刑法典编纂的特征 | 第10-11页 |
| 2.3 刑法典编纂的意义 | 第11-14页 |
| 2.3.1 明确罪刑结构 | 第11-12页 |
| 2.3.2 消除法条冲突 | 第12-13页 |
| 2.3.3 统一刑法规范 | 第13-14页 |
| 第3章 刑法典编纂的时机条件 | 第14-24页 |
| 3.1 刑法典编纂的社会需求 | 第14-20页 |
| 3.1.1 社会民众需要 | 第14-15页 |
| 3.1.2 刑事政策支持 | 第15-18页 |
| 3.1.3 社会经济需求 | 第18-19页 |
| 3.1.4 其他环境支持 | 第19-20页 |
| 3.2 理论界的准备 | 第20-22页 |
| 3.3 实务界的支持 | 第22-24页 |
| 第4章 现行修正模式存在的缺陷 | 第24-32页 |
| 4.1 存在一定数量、同类的规范性的刑法文件 | 第24页 |
| 4.2 现行修正模式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| 第24-32页 |
| 4.2.1 缺陷一:修正频繁 | 第24-26页 |
| 4.2.2 缺陷二:修正量多 | 第26-29页 |
| 4.2.3 缺陷三:缺乏协调 | 第29-32页 |
| 第5章 刑法典编纂的技术探讨 | 第32-46页 |
| 5.1 刑法典编纂的宏观运筹技术 | 第32-34页 |
| 5.1.1 刑法典编纂者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| 5.1.2 刑法典编纂的技术模式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| 5.2 刑法典编纂的微观构造技术 | 第34-46页 |
| 5.2.1 刑法典立法语言的选择 | 第34-37页 |
| 5.2.2 刑法典内部结构的构建 | 第37-41页 |
| 5.2.3 刑法典外部结构的构建 | 第41-46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| 6.1 结论 | 第46-47页 |
| 6.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| 第47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