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世界旅游事业论文

中越边境跨国旅游协同管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成果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5-16页
第二章 协同理论及其对边境跨国旅游管理的适用性第16-18页
    2.1 协同理论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协同效应原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协同伺服原理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协同自组织原理第17页
    2.2 协同理论对边境跨国旅游管理的适用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跨境旅游管理各系统具有协同效应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跨境旅游管理系统适应伺服原理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跨国旅游管理具有自组织性第18页
第三章 中越边境跨国旅游资源及管理现状第18-32页
    3.1 边境跨国旅游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边境跨国旅游的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边境跨国旅游的特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边境跨国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第20-22页
    3.2 中越边境跨国旅游发展概况第22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中越边境跨国旅游资源概况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中越边境跨国旅游发展阶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中越边境跨国旅游分析第26-30页
    3.3 中越边境跨国旅游管理问题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两国政府分而治之缺乏协同性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跨境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跨境旅游合作不够第31-32页
第四章 中越边境跨国旅游协同管理的策略第32-40页
    4.1 创建跨境旅游协同管理机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两国成立跨境旅游协同管理机构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制定跨境旅游协同管理制度第32-33页
    4.2 建设中越边境旅游合作区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目标定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总体构想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管理框架第35-36页
    4.3 中越边境跨国旅游的协同管理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构建政府、企业各方参与的协同管理机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中越边境跨国旅游资源协同开发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共创边境旅游合作品牌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构建“互联网+”的旅游信息交流平台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旅游人才培训与管理协同第39-40页
第五章 结语第40-42页
    5.1 主要成果第40-41页
    5.2 不足之处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6页
致谢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浅谈奥德·纳德卢姆作品中的情感表现
下一篇:从劳申伯格作品再论“综合材料”作用于绘画的价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