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| 1.1 玻璃钢应用现状及前景 | 第11页 |
| 1.2 废弃玻璃钢概况 | 第11-13页 |
| 1.3 废弃玻璃钢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 | 第13-17页 |
| 1.3.1 燃烧法能量回收 | 第13页 |
| 1.3.2 化学回收 | 第13-14页 |
| 1.3.3 物理回收 | 第14-17页 |
| 1.3.4 综合回收 | 第17页 |
| 1.3.5 微生物法 | 第17页 |
| 1.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7-20页 |
| 1.4.1 研究课题的提出 | 第17-18页 |
| 1.4.2 研究目的 | 第18页 |
| 1.4.3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1.4.4 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| 2 破碎-分级后废弃玻璃钢的性能研究 | 第20-30页 |
| 2.1 设备与测试仪器 | 第20页 |
| 2.2 破碎-分级与分析方法 | 第20-22页 |
| 2.2.1 破碎-分级 | 第20-21页 |
| 2.2.2 分析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2.3 废弃玻璃钢的性能 | 第22-29页 |
| 2.3.1 形貌分析 | 第22-24页 |
| 2.3.2 组分分析 | 第24页 |
| 2.3.3 元素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2.3.4 粒径分布 | 第26-27页 |
| 2.3.5 FT-IR测试 | 第27-28页 |
| 2.3.6 表面润湿性 | 第28-29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3 废弃玻璃钢/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| 第30-43页 |
| 3.1 研究过程 | 第30-33页 |
| 3.1.1 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 | 第30-31页 |
| 3.1.2 实验工艺流程 | 第31-32页 |
| 3.1.3 性能检测 | 第32-33页 |
| 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42页 |
| 3.2.1 实验方案 | 第33-34页 |
| 3.2.2 废弃玻璃钢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| 3.2.3 废弃玻璃钢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3.2.4 废弃玻璃钢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3.2.5 复合材料冲击断面形貌 | 第39页 |
| 3.2.6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| 第39-40页 |
| 3.2.7 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熔融行为 | 第40-41页 |
| 3.2.8 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| 第41-42页 |
| 3.3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4 废弃玻璃钢/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改善 | 第43-55页 |
| 4.1 研究方案 | 第43-44页 |
| 4.1.1 实验原料及过程 | 第43页 |
| 4.1.2 WGFRP的表面改性 | 第43-44页 |
| 4.2 界面相容性的提高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44-51页 |
| 4.2.1 实验方案 | 第44页 |
| 4.2.2 KH550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| 4.2.3 MAPP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| 4.2.4 MAPP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4.2.5 复合材料冲击断口形貌 | 第49-51页 |
| 4.3 POE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| 4.3.1 POE用量对复合材料强度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| 4.3.2 POE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| 第53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| 5 废弃玻璃钢在纸张中的应用研究 | 第55-62页 |
| 5.1 研究过程 | 第55-56页 |
| 5.1.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| 第55页 |
| 5.1.2 实验方法 | 第55-56页 |
| 5.1.3 性能检测 | 第56页 |
| 5.2 结果与讨论 | 第56-61页 |
| 5.2.1 样品分级 | 第56-57页 |
| 5.2.2 废弃玻璃钢粒径分析 | 第57-58页 |
| 5.2.3 废弃玻璃钢对针叶木手抄片性能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| 5.2.4 废弃玻璃钢对PET浆粕手抄片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| 5.3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6 论文总结 | 第62-64页 |
| 6.1 结论 | 第62页 |
| 6.2 创新点 | 第62页 |
| 6.3 建议 | 第62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7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3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