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(2002年-2015年)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8-12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9-10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与创新尝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创新尝试第11-12页
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科学内涵第12-16页
    2.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第12页
    2.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特点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继承——创新的源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借鉴——创新的活水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践——创新的基石第14-16页
3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第16-22页
    3.1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论基础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关理论探索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本质要求第18页
    3.2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实践依据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由当代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所决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是适应信息网络化社会的必然要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是适应国内外新变化的要求第20-22页
4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主要内容第22-38页
    4.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的创新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“三贴近”原则第23-24页
    4.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的创新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,推进了理论教育法的发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引入社会实践管理机制,实践教育法日臻完善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重视网络与新媒体的应用,探索了网络教育法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,大力推行心理疏导法第30-32页
    4.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方式的创新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开展了“红色之旅”,实施了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”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以重大事件为契机,组织不同主题的校园活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加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,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服务教化作用日益凸显第35-38页
5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经验总结第38-44页
    5.1 始终坚持党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第38-39页
    5.2 密切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点第39-41页
    5.3 特别注重网络和新媒体的开发第41页
    5.4 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成果第41-44页
6 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发展趋势第44-46页
    6.1 生活化趋势第44页
    6.2 精细化趋势第44-45页
    6.3 网络化趋势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致谢第48-50页
附录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5年8670例住院死亡患者临床特征分析
下一篇:基于iTRAQ技术的脂多糖诱导早期内毒素耐受相关蛋白的筛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