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前言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1页 |
1.1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页 |
1.1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1.3 高中生创新能力程度的近况调查 | 第11页 |
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4页 |
1.2.1 高中生创新能力近况调查结果 | 第11-13页 |
1.2.2 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| 第13页 |
1.2.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| 第13页 |
1.2.4 思维导图课程的启发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2 本课题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24页 |
2.1 思维导图综述 | 第15-17页 |
2.1.1 思维导图的涵义与特点 | 第15页 |
2.1.2 思维导图的用途 | 第15-17页 |
2.2 创新思维综述 | 第17-19页 |
2.2.1 思维的基本定义和特征 | 第17页 |
2.2.2 创新思维的基本涵义 | 第17-18页 |
2.2.3 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| 第18页 |
2.2.4 创新思维的培养 | 第18-19页 |
2.3 生命科学史综述 | 第19-21页 |
2.3.1 科学史的基本涵义及功能 | 第19-20页 |
2.3.2 生命科学史的基本涵义及教育价值 | 第20-21页 |
2.4 思维导图应用于创新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2.4.1 脑科学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4.2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2页 |
2.4.3 图式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4.4 发散思维理论 | 第23-24页 |
3 研究对象、内容与方法 | 第24-27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4页 |
3.2 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3.2.1 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史教学内容的整理 | 第24-25页 |
3.2.2 教学实践和效果分析 | 第25页 |
3.3 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3.3.1 文献研究法 | 第25-26页 |
3.3.2 行动研究法 | 第26页 |
3.3.3 个别访谈法 | 第26页 |
3.3.4 问卷调查法 | 第26页 |
3.4 创新点 | 第26-27页 |
4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的教学实践 | 第27-41页 |
4.1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创新思维的教学实践 | 第27-38页 |
4.1.1 教学实践前的准备 | 第27页 |
4.1.2 教学实践 | 第27-38页 |
4.2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| 第38-41页 |
4.2.1 创造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2.2 生物学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2.3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 | 第40-41页 |
5 结论与反思 | 第41-43页 |
5.1 结论 | 第41-42页 |
5.2 反思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附录 | 第45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